戊午胜之亡,哭弟赋永诀。
于诗虽非深,下笔颇雄杰。
今年吾忆胜,入春太惨切。
幽明岁同逝,母子六年别。
岂知应在汝,十日复夭折。
惊怪诗为妖,不祥祸何烈。
鬼神果先告,前后如一辙。
苦吟不自休,奈此肝肠热。
戊午胜之亡,哭弟赋永诀。
于诗虽非深,下笔颇雄杰。
今年吾忆胜,入春太惨切。
幽明岁同逝,母子六年别。
岂知应在汝,十日复夭折。
惊怪诗为妖,不祥祸何烈。
鬼神果先告,前后如一辙。
苦吟不自休,奈此肝肠热。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名为《哀垂(其六)》。诗中表达了对亡弟戊午胜的深切哀悼和怀念。诗人以自己在戊午年失去弟弟后的悲痛心情为背景,描述了入春以来的伤感,感叹母子六年的分别,以及弟弟突然离世的震惊。他质疑诗歌是否具有妖魔之力,导致不幸的灾祸如此强烈,暗示了对命运无常的深深感慨。
诗的语言虽然不算深奥,但情感表达真挚而强烈,尤其是"苦吟不自休,奈此肝肠热",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悲痛和对亡弟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沉痛的哀悼氛围,展现了诗人作为兄长的深情厚谊和对生命的无常之叹。
能诗李长吉,识字扬子云。
端能望此府,坐啸获两君。
逝将江湖去,浮我五石樽。
眷焉复少留,尚为世所醺。
或劝莫作诗,儿辈工织纹。
朱弦寄三叹,未害俗耳闻。
共寻两欧阳,伐薪照黄昏。
是家有甘井,汲多终不浑。
吾观二宋文,字字照缣素。
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
后来邈无继,嗣子其殆庶。
胡为尚流落,用舍真有数。
当时苟悦可,慎勿笑杕杜。
斲窗谁赴救,袖手良优裕。
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
昔年谬陈诗,无人聊瓦注。
于今赓绝唱,外重中已惧。
何当附家集,击壤追咸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