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相望起隐沦,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踰垣与闭门。
冠盖相望起隐沦,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踰垣与闭门。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其三)遁轩》。从诗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超脱世俗、自在人生的态度。
"冠盖相望起隐沦,先生那得老江村。"
这里,苏轼借用“冠盖”指代山峰和屋顶,通过“相望”表达了对远方隐逸之地的向往。而“先生”则是诗人自指,他渴望能够找到一处安静的所在,以度过晚年。"老江村"象征着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踰垣与闭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意义上的隐逸观念的质疑和超越。他认为真正的遁隐并非是外在形式上的逃避,而是一种心灵层面的超脱。"笑杀"则显示出苏轼对于那些只知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所持有的轻蔑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超脱的哲学思考,同时也体现出了苏轼特有的豁达与幽默。
洗春雨急,碎万点胭脂,荡空无影。
馆娃骨冷。
怅香销麝土,泪殷玉井。
莫怨东风,自古佳人薄命。
掩鸾镜。
纵补得茜瘢,妆坏难整。
芳事谁管领。
但蜜腻蜂房,藓斑鸳径。
一帘画永。
绿阴阴尚有,绛趺痕凝。
彩笔招魂,已是繁华梦醒。
伫芳景。
换西湖、锦云千顷。
雾翅烟须,向云窗斗巧,宫罗轻翦。
翩翩鬓影,侧映宝钗双燕。
银丝蜡蒂,弄春色、一枝娇颤。
谁网得、金玉飞钱,结成翠羞红怨。
灯街上元又见。
闹春风簇定,冠儿争转。
偷香傅粉,尚忆去年人面。
妆楼误约,定何处、为花留恋。
应化作、晓梦寻郎,采芳径远。
夜来风色。
叹青灯素被,早寒欺客。
想寂寞、人在帘栊,望鸿雁欲来,又催刀尺。
秋满关河,更谁倚、夕阳横笛。
记题花赋月,此地与君,几度游历。
江头楚枫渐赤。
对离尊饮泪,难问消息。
趁一舸、千里东归,眇天末乱山,水边孤驿。
晚年华,怅回首、雨南云北。
算今古、此情此恨,
方寸地,七十四年春。
世事几浮云。
躬行斋内蒲团稳,耆英社里酒杯频。
日追游,时啸咏,任天真。
喜女嫁男婚今已毕。
便束帛安车那肯出。
无一事,挂闲身。
西湖鸥鹭长为侣,北山猿鹤莫移文。
愿年年,汤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