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春雨霪,百疾投间作。
呻吟虽甚苦,饮啖尚自若。
筋骸则已疲,正气亦消铄。
行年垂八十,所恃岂在药。
魔军累百万,指顾可尽缚。
君看仁义师,何至用韬略。
川云忽破散,平地见日脚。
无人画此翁,缥渺立孤鹤。
十日春雨霪,百疾投间作。
呻吟虽甚苦,饮啖尚自若。
筋骸则已疲,正气亦消铄。
行年垂八十,所恃岂在药。
魔军累百万,指顾可尽缚。
君看仁义师,何至用韬略。
川云忽破散,平地见日脚。
无人画此翁,缥渺立孤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病起遇晴有作》,描绘了诗人久病初愈后遇到晴天的心情。首句“十日春雨霪”写出了连绵春雨带来的湿气和不适,接着通过“百疾投间作”形象地表达了疾病趁雨势发作的状况。诗人虽然身体极度痛苦,“呻吟虽甚苦,饮啖尚自若”,但他的精神并未被击垮,反而显示出坚韧的意志。
“筋骸则已疲,正气亦消铄”进一步描述了身体的疲惫和正气的消耗,然而诗人以高龄之身,深知药物并非长久之计,更强调内心的信念和道德的力量。“魔军累百万,指顾可尽缚”运用比喻,表达对邪恶势力的蔑视,坚信正义终将战胜。
最后两句“川云忽破散,平地见日脚”象征着雨过天晴,阳光穿透乌云,寓意希望的到来和个人心境的豁然开朗。诗人以“无人画此翁,缥渺立孤鹤”自比,形象地刻画出一个虽病弱但精神独立、超然物外的老者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病痛中的坚韧,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期待。
春波饱微绿,斗柄涵虚明。
方舟贯岩腹,鹅鹳相酬鸣。
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
仅馀鳞甲碎,不见头角狞。
下闯清泠渊,演迤万顷澄。
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
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
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
谁与赘小筑,政恐山灵嗔。
南洞更幽绝,仙佛依峥嵘。
太虚可为室,岂复资栾楹。
乳泉助茗碗,中有冰雪清。
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
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
爱此无弦曲,岩溜同一声。
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
祗恐白衣至,好句亡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