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古危临岸,林幽巧近城。
烟容随雨住,花片著溪清。
春事已如许,客怀谁与倾。
亭前两好树,满意欲敷荣。
亭古危临岸,林幽巧近城。
烟容随雨住,花片著溪清。
春事已如许,客怀谁与倾。
亭前两好树,满意欲敷荣。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野风光图。"亭古危临岸,林幽巧近城"一句,设定了画面:古旧的亭子矗立于河岸边,周围是迷人的森林,与城市仅有一线之隔。这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观,也暗示着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紧接着,"烟容随雨住,花片著溪清"细腻地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柔和气氛与生机。这里的“烟”指的是轻柔的云雾,它们仿佛随着细雨停留在山谷间,而鲜花则随着清澈的溪水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动人的景象。
"春事已如许,客怀谁与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场面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留恋。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诗人却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似乎缺少某种共鸣,这种情感在“谁与倾”这一问句中得以体现。
最后两句"亭前两好树,满意欲敷荣"描绘了亭子前的景致——两棵健美的树木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春光做准备,它们满怀着生长与繁盛的愿望。这里“好树”和“满意”都是对自然景物情感上的肯定,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在欣赏自然之余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政槐云浓翠,榴火殷红,暑风凉细。
紫府神仙,向人间游戏。
瑞节珠幢,琼缨宝佩,炯冰壶标致。
经济规模,登庸衣钵,家传如此。
礼乐醇儒,诗书元帅,尽洗凡踪,平吞馀子。
敬简堂深,且从容一醉。
庆祉绵绵,功名衮衮,比衡山湘水。
更把阳和,从头付与,满门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