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删定闻人丈归嘉禾》
《送删定闻人丈归嘉禾》全文
宋 / 汪应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漫作中都士,柴门每自扃。

遗经究终始,奇字讲声形。

前辈今无几,微言世莫听。

扁舟转河曲,已见故山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āndìngwénrénzhàngguījiā
sòng / wāngyìngchén

mànzuòzhōngdōushìcháiménměijiōng

jīngjiūzhōngshǐjiǎngshēngxíng

qiánbèijīnwēiyánshìtīng

biǎnzhōuzhuǎngòngjiànshānqīng

翻译
我随意地在京城做读书人,常常关闭柴门独自研读。
深入研究古代的经典,探索那些罕见文字的音义和构造。
前辈学者已经不多,深奥的道理世间鲜有人倾听。
乘着小舟沿着河流蜿蜒而行,已能望见故乡的青山。
注释
漫:随意。
中都士:京城读书人。
扃:关闭。
遗经:古代经典。
究终始:深入研究。
奇字:罕见文字。
微言:深奥的道理。
世莫听:世间鲜有人倾听。
扁舟:小舟。
河曲:河流弯曲处。
故山青:故乡的青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应辰创作的《送删定闻人丈归嘉禾》,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之情感。全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漫作中都士,柴门每自扃。"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幽静、封闭的氛围。"中都士"指的是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士,而"柴门每自扃"则描绘出诗人独处于书房之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隐逸和专注。

"遗经究终始,奇字讲声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籍的研读和探索,以及对文字音韵的讲究。这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入的学问,也反映出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前辈今无几,微言世莫听。"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贤达者逐渐凋零和自己的声音在现世难以被听懂的感慨。这既是对时代变迁的感叹,也是对个人寂寞处境的抒写。

"扁舟转河曲,已见故山青。" 最后两句则是送别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扁舟在河曲中缓缓行进,远方山色渐渐显现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书房生活、学术探求和时代感慨的描绘,以及送别友人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作者介绍
汪应辰

汪应辰
朝代:宋

(1118—1176)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锡,学者称玉山先生。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除秘书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桧,出通判建州、袁州、静江府、广州,流落岭峤者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遇事敢谏。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声。入为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所撰制诰温雅典实。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复连贬官秩,遂辞官家居。卒谥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从吕本中、胡安国、张栻、吕祖谦游,学问博综,精通义理。有《文定集》。
猜你喜欢

广琴操十首·其四越裳操

天之聪兮,瞆瞆其音。天之明兮,窅窅其深。

天之仁兮,实临下民。文王在上兮,于穆不已。

浩浩其天兮,时旸时雨。越裳来臣兮,万物斯睹。

(0)

读丹经

服食安可信,丹书皆妄语。

欲脱爪发枯,而假金石固。

金石本自坚,爪发那免腐。

有身即有患,此理不难悟。

长生就有术,古来何贤住。

神仙五百年,石髓流青乳。

服之等天地,千岁不足数。

此语信可徵,王烈今在否。

旌昜本静者,好道孰为伍。

一朝上青云,千载遗白鼠。

当其拔宅时,鸡犬亦得去。

胡为事盖棺,牛羊践丘莽。

下士喜闻道,缩口厌清苦。

空言愧杂乱,巧辩争寸缕。

所计身后得,未见一分补。

始吾甚爱之,穷诘言更沮。

仙诚在世间,不见良不喻。

(0)

雪桃二首·其二

大桃刺口如猬毛,小桃青硬不容刀。

端门马上晨炊饼,谁信人间用雪桃。

(0)

王永真竹居

王维世有竹里馆,青士满庭如植麻。

扫蚁断根移客榻,瘗猫分笋过邻家。

琴声响度偏谐律,鹤梦醒馀或煮茶。

清晓屡研枝上露,坐看儿子写梅花。

(0)

秋暮王氏园亭

细径云林底,危亭涧水湄。

秋先殒黄叶,寒未老红葵。

嚼句幽禽答,寻花晚蝶随。

无人共幽兴,思与野僧期。

(0)

赠答彦文相过之什

剥啄谁叩门,开门得吾友。

握手一大笑,慰我离群久。

之子富才具,事业可力取。

瞻望青松姿,衰迟愧蒲柳。

金闺满鸳鹭,什伯自为偶。

寂莫林野人,过从但邻叟。

盘餐无兼味,笋蕨才适口。

穷达俱偶然,相逢且杯酒。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