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斋》
《竹斋》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谁云山僧贫,而有千椽玉。

幽眠岂无处,爱此晴窗绿。

(0)
鉴赏

这首诗《竹斋》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僧人生活的情景,展现了禅意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画面。

首句“谁云山僧贫,而有千椽玉”,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质疑世人对山中僧人的贫穷印象,巧妙地引出下文对僧人精神世界的赞美。这里的“千椽玉”并非实指,而是借喻,象征着僧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高洁,如同珍贵的玉石一般,价值连城,不为外物所动。

接着,“幽眠岂无处,爱此晴窗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选择在竹斋中静修的情景。竹斋作为隐居之所,不仅提供了宁静的睡眠环境,更因窗外绿意盎然的竹林,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爱此晴窗绿”中的“晴窗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描绘,也暗含了僧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人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赞颂,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黄冈杂咏·其一

稳睡寒床帖竹枝,宛然奇梦诵新诗。

一樽贮却香醪好,留到看山对菊时。

(0)

柬林南川

閒书云气连朝拥,到耳溪声向晚闻。

老去披裘寒里客,到来何处意中人。

肯遗范氏期堪旧,谁识孙宏布亦新。

金谷繁华犹著眼,山斋雅淡可怡神。

(0)

贫居自述·其一○一

欲钓无钱买钓舟,欲耕无剑买耕牛。

诗书有味拈毫笔,富贵无缘弄酒筹。

处世最宜高立志,无求何用放低头。

只将贫索三千客,待到行藏十二秋。

(0)

贫居自述·其四十一

决破浮生莫浪愁,只劳梦寐到扬州。

穷通有数皆生定,得丧无凭勿枉求。

击节狂歌先乐句,衔杯遣兴肯干休。

颜渊不有千金富,真乐何惭万户侯。

(0)

按顺庆毕事力疾之岳池道中漫兴

药石无功日皱眉,笋舆扶强问行歧。

病来不减娄公跛,老去真同顾恺痴。

万事乾坤犹在梦,一春花鸟未成诗。

风流我愧人豪甚,怕有尧夫暗解颐。

(0)

夔府

夔府秋深滟滪平,凫鹥眠处水泠泠。

百牢关外山偏怪,八阵台前石自灵。

无复梦魂惊恶濑,尽将诗思寄高冥。

坐来不觉江云起,细雨丝丝到驿亭。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