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铄姬后,缔兹合宫。爰宅神明,穆穆王风。
降及后王,以奉土木。彼营于朝,形侈实黩。
今我涖瞻,犹拜文武。念兹草木,且附圣土。
有赫我后,三登五咸。臣愿师周,唯后用鉴。
于铄姬后,缔兹合宫。爰宅神明,穆穆王风。
降及后王,以奉土木。彼营于朝,形侈实黩。
今我涖瞻,犹拜文武。念兹草木,且附圣土。
有赫我后,三登五咸。臣愿师周,唯后用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其一)明堂》,主要描绘了对古代姬后(可能指的是周朝的后妃)在明堂(古代祭祀和决策的重要场所)的赞美与反思。诗中首先赞扬了姬后的神圣地位和王室的威仪,她在此地主持祭祀,体现了庄重的王风。然而,诗人也暗示了后王时期某些奢侈的营造行为,尽管如此,他仍然对明堂的神圣性表示敬意,并将其与文武圣贤相提并论。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后王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效仿周朝的典范,谨慎对待土木工程,不忘草木之德,同时强调了后王应该借鉴历史,以明智的态度治理国家。整首诗寓含了对古代礼制的尊重和对后世统治者的劝诫,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儒家思想。
天涯彼此勿冲冲,内乐何须位更崇。
白发监州身各健,青山绕郭景多同。
日高窗外眠方起,月到樽前宴未终。
况在江南佳丽地,重阳犹见牡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