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自知归处,生能孝养亲。
真堪名烈妇,岂不胜痴人。
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
佳铭求篆石,掺笔为酸辛。
死自知归处,生能孝养亲。
真堪名烈妇,岂不胜痴人。
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
佳铭求篆石,掺笔为酸辛。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庄丞内子(庄丞的妻子)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深切赞美与哀悼。通过“死自知归处,生能孝养亲”这两句,诗人颂扬了她无论生死都以孝道为先,尽心尽力照顾父母的美德。接着,“真堪名烈妇,岂不胜痴人”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行为超越了常人,堪比历史上那些以忠诚和勇气著称的女性典范,而非普通的愚钝之人。
“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描绘了庄丞内子去世后,人们在金沙之地为她选定了墓地,但她的英灵却如同冰雪般纯洁,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最后,“佳铭求篆石,掺笔为酸辛”表达了人们希望在石头上刻下她美好的名字,以纪念她的事迹,但这个过程却让人心酸,因为这标志着她已离世,再也无法与家人团聚。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更是对高尚道德品质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贞洁和美德的高度重视。
今岁渝州热,过似岭南州。
火流石铄如傲,尤更炽于秋。
竟日襟常沾汗,中夕箑无停手,几至欲焦头。
世岂乏凉境,老向此山囚。赖苍灵,怜赤子,起龙湫。
刹那顷耳,天瓢倾下足西畴。
荡涤两间炎酷,苏醒一番枯槁,民瘼庶其瘳。
清入诗脾里,一笑解吾忧。
峿山一何青,浯水一何绿。
上有唐朝碑,苍崖与天矗。
清庙仿遗音,灵武号实录。
其笔走风雷,其文贵金玉。
曾经两贤手,足耀千载目。
后来纪名氏,前镵后且续。
岂无黄绢辞,中寓白圭读。
一辞不敢措,我惧此碑辱。
虽然勿泥古,咏叹岂不足。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
将墨东海水,且汗南山竹。
勒功岱嵩顶,岂但清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