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八》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八》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梦为蝴蝶恣飞飞,飞入花丛处处迷。

不是提壶强呼起,尚应栩栩展江西。

(0)
注释
梦:梦境。
为:作为。
蝴蝶:蝴蝶。
恣飞飞:任意飞翔。
飞:飞翔。
入:进入。
花丛:花海。
处处:到处。
迷:迷失。
提壶:酒壶,这里比喻唤醒者。
强:用力。
呼起:唤醒。
尚:还。
应:应当。
栩栩:生动逼真。
展:展示。
江西: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翻译
梦境中的我像蝴蝶任意飞翔,飞入花丛中迷失了方向。
如果不是有人用力唤醒,我应该还在江西那栩栩如生的梦境中沉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时所作。诗中通过梦境中的蝴蝶飞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梦为蝴蝶恣飞飞,飞入花丛处处迷。" 这两句运用了蝴蝶作为梦境的象征,描绘出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状态。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着诗人心中的快乐和迷醉。

"不是提壶强呼起,尚应栩栩展江西。" 这两句则转向现实,表达了即使在梦醒之后,依然不愿意立刻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呼唤。诗人宁愿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继续在心中描绘那美好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世界某种程度上的不满和逃避。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宋代词风中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赠人远游

远辞云月谢松萝,频倚邮亭拂太阿。

裘解鹔鹴春卧稳,杯乾鹦鹉夜吟多。

三韩方丈连沧海,华岳终南隔大河。

此地经过重回首,天门佳气正嵯峨。

(0)

南屏寺

禅心不动法堂空,日影斜侵半榻红。

一卷《楞严》看未了,篆烟香散竹窗风。

(0)

白云庵

缘冈蹑丹崖,东风拂瑶草。

飞鸟时往还,山间白云老。

(0)

呈草庐吴司业

斯文梁栋在成均,自许儒冠可立身。

拍塞胸襟五经笥,清高地位十分春。

泰山北斗道行世,赤箭灵芝意自春。

多谢春风荐贤笔,肯甘跃冶外陶钧。

(0)

登灵峰

我疑邃古初,奔精堕南斗。

元气淋漓擘石开,帝遣巨灵来试手。

想当剥削时,震撼天亦惊。

至今万万古,菡萏摇空青。

空青离立尽奇峭,游子见之为改貌。

又恐涛波舂蚀馀,尺土无由逗痕窍。

一峰黝黑中窈弘,下有线路攀幽藤。

崖心如瞰鬼窟穴,石口忽漏天聪明。

前直两峰上云雨,争来效奇若掀舞。

横林掩苒夕气薰,飞翠走香洒晴紫。

班荆久低回,沈思综玄理。

壮哉天地功,设奇乃如此。

大风簸积气,势至即凝聚。

坳坎机则然,胡为浪嗟拟。

翻然破来路,寒月照潭水。

(0)

题江风山月亭

往日扁舟渡扬子,水榭风轩吾旧游。

天籁动波蛟窟夜,云根倒影兔华秋。

岚光漠漠浮京口,树色依依到石头。

试与题诗分物色,玉箫吹月上扬州。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