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瓦凝霜,鸾钗亸雾,镜台初试朝寒。
共传五纹添线,葭琯阳还。
物候撩人处绣,床中刀尺任抛残。
牵情绪,偶离眼底,仍到心间。
惊乍冷,疑乍暖,搅愁思天气,忒恁无端。
岂回登高望远,先怯双弯。
背写云笺锦字,偷将红豆寄郎看。
斜阳里,淡烟暮霭,攒上眉山。
鸳瓦凝霜,鸾钗亸雾,镜台初试朝寒。
共传五纹添线,葭琯阳还。
物候撩人处绣,床中刀尺任抛残。
牵情绪,偶离眼底,仍到心间。
惊乍冷,疑乍暖,搅愁思天气,忒恁无端。
岂回登高望远,先怯双弯。
背写云笺锦字,偷将红豆寄郎看。
斜阳里,淡烟暮霭,攒上眉山。
这首《庆清朝慢·长至》是明代末期清初词人梁清标的佳作,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闺中情怀。开篇“鸳瓦凝霜,鸾钗亸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清晨的寒冷,鸳鸯瓦上结霜,女子的鸾钗在雾气中显得慵懒无力,暗示了冬日的寂静与慵懒气氛。
“镜台初试朝寒”进一步渲染了早晨的寒意,镜台上也笼罩着一层薄霜。接下来,“五纹添线,葭琯阳还”暗指冬至节气的到来,古人认为此日阴阳交替,女子们开始为新的一年增添衣物,准备缝制新衣。
“物候撩人处绣,床中刀尺任抛残”表达了词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刺绣工作的暂时放下,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随后,“牵情绪,偶离眼底,仍到心间”直抒胸臆,情感深沉,即使眼前所见之事稍纵即逝,却依然触动内心深处。
“惊乍冷,疑乍暖,搅愁思天气,忒恁无端”描绘了天气变化带来的心理波动,词人的情绪如同天气般忽冷忽暖,愁绪难平。她渴望通过登高望远来排解忧愁,却又因身体不适而犹豫不决。
“背写云笺锦字,偷将红豆寄郎看”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她悄悄写下情书,寄托红豆(象征相思)给心上人,希望借此传达自己的情感。最后,“斜阳里,淡烟暮霭,攒上眉山”以景结情,夕阳余晖下,淡烟和暮霭聚拢在她的眉头,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如山般沉重。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在冬至时节的闺中生活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佩身。
丽如三五月,可望难亲近。
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谁能问。
欲求巧笑如生时,歌尘在空瑟衔丝。
神来未及梦相见,帝比初亡心更悲。
爱之欲其生又死,东流万代无回水。
宫漏丁丁夜向晨,烟消雾散愁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