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七》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七》全文
宋 / 释道宁   形式: 偈颂

灵山标榜,五指舒光。少室真规,断肱立雪。

尘中辨主,盘山踪迹犹存。

杓柄舀来,象骨家风尚在。流通密旨,建立法幢。

全藉高人,方能巨济。然后玄关大启,四海一家。

任他六臂三头,到此也应拱手。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宁所作的偈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灵山标榜,五指舒光”借用了佛教故事中的灵山和如来佛的手势,象征佛法的智慧之光普照世间。接着,“少室真规,断肱立雪”描绘了少林寺的禅修传统,以断臂求法的苦行精神强调修行的决心。

“尘中辨主,盘山踪迹犹存”暗指在世俗中寻找真谛,禅师们的足迹依然可见,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与体验的精神。“杓柄舀来,象骨家风尚在”进一步强调佛法的传承,如象骨杖般的教诲深入人心。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意味着佛法的深奥教义得以广泛传播,树立起信仰的旗帜。“全藉高人,方能巨济”则赞扬高僧大德对于佛法宏扬的重要作用,他们是渡人至彼岸的关键。

“然后玄关大启,四海一家”表达了佛法无边,众生皆可入道,如同一家人般共享同一真理。“任他六臂三头,到此也应拱手”形象地说明无论外相如何,面对佛法都应谦恭。

最后两句“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以须弥山和白藕峰比喻佛法的崇高境界,超越凡俗,暗示修行者只有登高望远,才能领悟到佛法的至高无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传达了禅宗对修行、智慧和佛法传播的深刻见解。

作者介绍

释道宁
朝代:宋

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
猜你喜欢

法藏寺

法云界里青春静,祇树林中翠䍐移。

却指盘龙犹好在,盘龙笑答不惟斯。

(0)

清明二首·其二

郊原宜野望,红绿已馨薰。

那见斗鸡会,空传禁火文。

雨馀迎目润,春满入怀欣。

按辔同民乐,谁诃语笑纷。

(0)

泉林行宫八景·其七古荫堂

灌木不论名字,古干各具精神。

几经春风秋月,适逢美景良辰。

千载以来伯仲,百尺之上轮囷。

偶坐爱斯嘉荫,缅怀植者何人。

(0)

过东平州

须句经古邑,膏雨霁公田。

尘净鸣鞭缓,曦柔彻盖前。

安民期不扰,择吏懋勤宣。

汉室诸侯众,苍惟乐善传。

(0)

紫泉行宫杂咏·其四舫室

临湖筑舫室,不系常涵虚。

米家书画式,津逮今纷如。

(0)

长沟·其三

毳服春朝尚峭寒,房山遥在白云端。

高低土脉皆含润,历览吾心略为宽。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