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湖筑舫室,不系常涵虚。
米家书画式,津逮今纷如。
临湖筑舫室,不系常涵虚。
米家书画式,津逮今纷如。
这首诗描绘了在湖畔建造船屋的独特景象,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之美。诗人以“临湖筑舫室,不系常涵虚”开篇,点明了船屋的位置和设计特点——它既不是固定于岸边,也不完全脱离水面,而是仿佛悬浮于水面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米家书画式,津逮今纷如”两句,借用了宋代画家米芾的风格来比喻这船屋的设计,暗示其艺术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这种设计风格的广泛影响,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影响着后来的建筑与艺术创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艺术融合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创新与传承并重的审美追求。在诗人笔下,船屋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理棹辞京都,之官越闽岭。
樵峰渺何许,川涂邈脩迥。
霜雪岁暮繁,朔风吹云冷。
严程既难滞,别思当自领。
清波漾寒色,孤帆明夕景。
已过落星湾,远望杉关境。
横经守清秩,郡教知独秉。
遐想诸生徒,三席待开省。
山莫画,泰山松,松树已受秦皇封。
水莫画,黄河潦,河流已非夏后道。
但作清溪竹树湾,添我垂钓于其间。
吁嗟乎男儿少壮随朝彦,岂料中年桑海变。
枉想丹青麟阁中,他人为我开生面。
顾生顾生尔莫嗔,传神似尔画逼真,如何貌此寻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