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清静本来修,万法从心不外求。
海岳动摇山色异,玄珠尽在眼中收。
持斋道士寻红药,醉卧仙人未白头。
麋鹿同群方可信,逢春但笑乐花秋。
耳根清静本来修,万法从心不外求。
海岳动摇山色异,玄珠尽在眼中收。
持斋道士寻红药,醉卧仙人未白头。
麋鹿同群方可信,逢春但笑乐花秋。
这首诗名为《缘识》其四,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之手。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修养的心境。
"耳根清静本来修,万法从心不外求。"
这两句诗强调了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内省和心灵修为来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净化和提升,这是典型的道家思想。
"海岳动摇山色异,玄珠尽在眼中收。"
这里借助自然界的变幻,表明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把握和领悟。"玄珠"常喻指心中的智慧或精神之光,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从中获得了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持斋道士寻红药,醉卧仙人未白头。"
这两句描写的是道士在山林之间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以及仙人的生活状态,即使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青春貌美。这是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麋鹿同群方可信,逢春但笑乐花秋。"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无拘无束的态度,以及诗人在春天中享受美景、感受到生活之乐趣的情怀。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深刻领悟,是一篇融合了道家哲学与文学创作的佳作。
东山娱柱史,群从竹林游。
老去攀条惜,情多咏物愁。
何堪如此树,无乃不宜秋。
露冷三更笛,天涯独客舟。
那能怨摇落,重复见风流。
世态犹青眼,骚人已白头。
感时丝触绪,萦影月当楼。
前正诗篇逸,奇姿草圣遒。
绮言高落落,波磔偃飕飕。
馀荫谁相继,清阴遂莫留。
徘徊故园废,惆怅昔贤休。
五柳门空在,遗书烂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