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其三》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其三》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

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苦雾埋空室,啼猿有咽声。

今朝益惆怅,曾沐下床迎。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贯休)所作,名为《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之三。诗中通过对师傅情谊的怀念与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师禀尽名卿”一句,表明诗人对于曾经师承关系的深切记忆,"卿"在古代文学中多用于亲昵之称,这里显示出对旧友的情谊。"孤峰老称情"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高峰之上,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情。

接下来的“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一句中,“三点”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境界,而“七贤”则是古代著名的竹林七贤,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友谊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苦雾埋空室,啼猿有咽声"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山中秋日的萧瑟景象。"苦雾"即是迷雾缭绕之意,而“啼猿”指的是猿猴发出的声音,这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内心的情感共鸣。

最后,"今朝益惆怅,曾沐下床迎"表露出诗人的哀愁情绪。"今朝"指的是当前的时光,而“曾沐”则是过去被恩泽所覆盖,这里的“下床迎”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题黄冈书室

独坐黄冈下董帷,鸢鱼活泼几人知。

年年花发莺啼处,好是松风迎面吹。

(0)

浴日亭

赤日初出扶胥口,长风为扫黄木湾。

试问渔翁钓南海,何如孔子登东山。

已有佳山藏白首,岂无大药驻红颜。

亭前撞著纯阳子,指点蓬莱水月间。

(0)

云母井六首·其三

弱水蓬莱几浅清,尚缘尘绊恼人情。

撒手瑶池归去晚,一场春梦又分明。

(0)

马鞍山

郁郁葱葱,王气佳兮。垄上揭竿,千卒开兮。

伏波驻兵,抱鼓轠兮。迨天阴雨,杀声哀兮。

岂山有鬼,自相豗兮。

(0)

老人松

老人几千岁,形骸如蛰龙。

宁为樵斧斲,不受秦皇封。

(0)

次韵答江桂轩宪副见示四首·其一

洞门秋冷日如年,我与烟花了宿缘。

尽日乌啼秋雨里,榴花笑伴石床眠。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