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范氏子园居即事三首·其二》
《次韵范氏子园居即事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籀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沼沚清涟生,沄沄复浼浼。

爨清饭不足,欢赏心无馁。

金丝撚条柯,酥蜡滴趺蕾。

樱桃与芍药,春事卜贞悔。

(0)
翻译
清澈的池塘涟漪荡漾,水流潺潺又混浊。
炊煮的米饭不够充足,但欢愉的心情并未减少。
手中把玩着金丝编织的枝条,酥油蜡烛滴落于花托上。
樱桃和芍药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吉凶祸福。
注释
沼沚:池塘。
沄沄:水流声。
浼浼:水势汹涌或混浊。
爨:烧火做饭。
饭不足:食物不够。
欢赏:愉快的心情。
无馁:不感到沮丧。
金丝:金色的丝线。
撚:搓弄。
条柯:树枝。
酥蜡:酥油蜡烛。
趺蕾:花托上的花蕾。
樱桃:春季开花的水果。
芍药:观赏植物,象征美丽和爱情。
卜:预测。
贞悔:吉凶,善恶的结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范氏子园居所的赞赏和对春天景色的细腻观察。"沼沚清涟生,沄沄复浼浼",通过清涟荡漾的池塘和潺潺流水,展现了园居环境的宁静与生机。"爨清饭不足",表达了主人家虽然生活简朴,但食物虽少,却足以带来满足和欢乐。"欢赏心无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此处心境愉悦,不觉匮乏。

接下来的两句"金丝撚条柯,酥蜡滴趺蕾",运用了精致的意象,比喻园中可能有的金色藤蔓和蜡烛滴落的细节,增添了雅致的艺术氛围。最后两句"樱桃与芍药,春事卜贞悔",以樱桃和芍药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或命运的某种寓意,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自然景色,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苏籀
朝代:宋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猜你喜欢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筴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0)

秋思四首·其三

稽山九十翁,病起无气力。

拥杖牧鸡豚,乃是老人职。

一杯芋糁羹,孙子唤翁食。

既饱负朝阳,自愧尔何德。

(0)

幽兴

午倦便高枕,朝饥美小飧。

时穿幽圃屐,常掩小庵门。

溪忆鸥盟约,花迷蝶梦魂。

馀生犹几许,万事付乾坤。

(0)

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

翁饥不能具小餐,儿冻何由成复裈。

藏书充栋读至老,固愿少出苏黎元。

念当万事度可否,肯使一恨弥乾坤。

古来贤达多晚谬,千载遗笑绮与园。

老翁肝心等铁石,他年骨朽此固存。

村沽虽薄亦取醉,起看江月倾金盆。

(0)

汪给事太夫人程氏挽辞

爵邑恩荣盛,乡闾誉望尊。

儒科传累叶,上寿萃高门。

阡茂新栽柏,堂馀旧树萱。

故民何以报,沾洒望秋原。

(0)

志公院在剑门东五里院东石壁间有若僧负杖者杖端髣髴有刀尺拂子之状

江东争夺缠妖祲,哀哉斯民乱方甚。

锦幪老人盖古佛,现身为作大慈荫。

萧翁八十尚儿痴,幡盖钟螺闹中禁。

当时此老默笑渠,大法栋梁身独任。

杖头示人三转语,开口丧身如饮鸩。

纷纷放弑但可怜,何曾为汝陈符谶。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