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元同社,柴门不上关。
喜君捐俗事,令我破愁颜。
宿雨生流水,春云媚远山。
何当事鸡黍,把酒坐忘还。
野老元同社,柴门不上关。
喜君捐俗事,令我破愁颜。
宿雨生流水,春云媚远山。
何当事鸡黍,把酒坐忘还。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泊。
"野老元同社,柴门不上关。" 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情境,"野老"指隐居在乡野之中的老者,"元同社"则是指古代某个隐逸之人的聚会地点,表明诗人与世隔绝,不愿参与社会的喧嚣。"柴门不上关"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封闭与宁静。
"喜君捐俗事,令我破愁颜。" 这里"君"指代诗中的朋友或知己,"捐俗事"意味着放弃世俗的事务,而这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解脱,能够让他从烦恼中获得释然。
接下来的"宿雨生流水,春云媚远山。" 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宿雨"指的是前一日的雨水,"生流水"则是这种雨水滋润了大地,使溪流再次涌动起来。"春云媚远山"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云彩在远处的山峦间飘逸,增添了一份柔和与迷人。
最后两句"何当事鸡黍,把酒坐忘还。" 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何当"意味着期盼某个时刻,"事鸡黍"是指从事农耕,即过上简单的农业生活。而"把酒坐忘还"则是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举杯饮酒,忘却一切烦恼与世俗的牵绊。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有客骨气清,南来自仙都。
眷此山水地,相逢意交孚。
游神于先天,理象穷六虚。
炯然双瞳光,为人辨荣枯。
流观文物海,妙泄造化枢。
上有星纬垣,下有龙穴区。
甲子起上元,万古数不渝。
溯流探其源,奇言如贯珠。
蹇余久岩壑,澹素以自娱。
坐视岁月迁,不忍弃诗书。
朋游或要津,笑我犹癯儒。
子来筮卦画,谓当应时需。
窗前共尊酒,谈笑忘羁孤。
天高秋气肃,鸿雁来宾初。
去意不可留,赠之乏琼琚。
岂无小山徒,招隐上亨衢。
猗彼盘中人,宁久盘中居。
时至谅毋失,江左暂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