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全文
明 / 朱瞻基   形式: 古风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0)
鉴赏

这首明代朱瞻基的《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描绘了一幅潇湘夜晚的雨景图。首句“浓云如墨黯江树”以浓重的乌云渲染出江边树木的阴暗,暗示了雨意将至。接着,“九疑山迷天色暮”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在暮色中的朦胧,增添了神秘感。

“苍松岩下客维舟”写船泊在苍松下的江面,暗示了旅人的孤独与静谧。“鱼龙鼓舞飞烟雾”则通过想象鱼龙在风雨中跃动,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长空风雨来”、“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等生动描绘,展现了风雨交加的壮丽景象。

“长江横绝巴陵北”至“虹桥隐隐无人迹”部分,诗人从宏观到微观,描述了洪水暴涨的场景,以及雨后桥影消失的寂静。然后,“前溪遥见野人家”转向远方,展现出风雨过后乡村的宁静和破晓时分的清新。

最后,“隔浦钟声来远寺”以远处寺庙的钟声和“晓色苍凉喜开霁”的晴朗天气作结,给人以希望和宁静的感觉。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潇湘夜雨的壮美与静谧,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朱瞻基

朱瞻基
朝代:明   生辰:1398年-1435年1月31日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
猜你喜欢

闻有司议赈

一饱从来不愿馀,幸分官廪到穷闾。

长鲸便欲吞溟渤,升斗犹能活涸鱼。

(0)

喜郝少泉道长行部至清苑

燕邸谈经共结邻,校书时拂案头尘。

传呼夜入金台驿,雪里争看万井春。

(0)

十四夜对月独酌用韵和王总戎

华月遥从天上来,欲招神女下阳台。

临池正待金波满,倚槛时闻玉漏催。

云尽秋光明海岳,露深花气透樽罍。

罗浮山下谁同醉,醒视参横几树梅。

(0)

度岭谒张文献次韵

立马重登丞相祠,岩头高阁五云垂。

中原早识胡雏乱,大驾何劳蜀道思。

天送荆州风雨梦,世传金鉴帝王师。

虬松似指长安路,岭上年年发北枝。

(0)

弼唐兄食不重肉乃东西远游无宁岁感而赋此寓忠告之意

流光荏苒如掷梭,人生温饱能几何。

安乐窝前万事足,年年新雨长青蔬。

饥来长啜一盂粥,坐对妻儿生计足。

钟鸣鼎食岂不荣,祇恐终朝闻颠覆。

夷齐采薇西山外,震世高名悬绝代。

何人下箸日万钱,风尘朽骨今何在。

浊醪粗饭常有馀,肯负平生七尺躯。

人世蜉蝣等朝露,黄金筑坞何其愚。

古来富贵皆由命,绳枢瓮牖吾何病。

此心扰扰空自劳,天定安能以人胜。

何如避地且悬车,赢得胸藏万卷书。

开门永日对幽草,莫问家无儋石储。

(0)

筠台戴郡公枉驾敝庐赋此为别·其一

几曲猗兰调,行藏付短琴。

风尘忘去国,江海觅知音。

信有并州梦,长悬竹马心。

归来头未白,偏觉主恩深。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