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这首明代朱瞻基的《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描绘了一幅潇湘夜晚的雨景图。首句“浓云如墨黯江树”以浓重的乌云渲染出江边树木的阴暗,暗示了雨意将至。接着,“九疑山迷天色暮”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在暮色中的朦胧,增添了神秘感。
“苍松岩下客维舟”写船泊在苍松下的江面,暗示了旅人的孤独与静谧。“鱼龙鼓舞飞烟雾”则通过想象鱼龙在风雨中跃动,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长空风雨来”、“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等生动描绘,展现了风雨交加的壮丽景象。
“长江横绝巴陵北”至“虹桥隐隐无人迹”部分,诗人从宏观到微观,描述了洪水暴涨的场景,以及雨后桥影消失的寂静。然后,“前溪遥见野人家”转向远方,展现出风雨过后乡村的宁静和破晓时分的清新。
最后,“隔浦钟声来远寺”以远处寺庙的钟声和“晓色苍凉喜开霁”的晴朗天气作结,给人以希望和宁静的感觉。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潇湘夜雨的壮美与静谧,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现力。
流光荏苒如掷梭,人生温饱能几何。
安乐窝前万事足,年年新雨长青蔬。
饥来长啜一盂粥,坐对妻儿生计足。
钟鸣鼎食岂不荣,祇恐终朝闻颠覆。
夷齐采薇西山外,震世高名悬绝代。
何人下箸日万钱,风尘朽骨今何在。
浊醪粗饭常有馀,肯负平生七尺躯。
人世蜉蝣等朝露,黄金筑坞何其愚。
古来富贵皆由命,绳枢瓮牖吾何病。
此心扰扰空自劳,天定安能以人胜。
何如避地且悬车,赢得胸藏万卷书。
开门永日对幽草,莫问家无儋石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