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头过井水,不打隔斋门。
手握南阳布,缠头数竹孙。
篱头过井水,不打隔斋门。
手握南阳布,缠头数竹孙。
这首诗描绘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朴素场景。"篱头过井水,不打隔斋门",诗人早晨起来,走过篱笆边的井台取水,无需敲打邻居的门,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与互信。"手握南阳布,缠头数竹孙",他手中拿着来自南阳的粗布,可能是用来包裹东西或作为礼物,而"数竹孙"则可能暗示他有儿孙绕膝,生活虽然简朴,但家庭温馨。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明代文人陈献章对于平淡生活的欣赏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一天春意,趁东皇幽赏,重飞端叶。
造物有心成伟观,来伴红蕖开彻。
桂魄初圆,梅腮全放,节物俱奇绝。
冷官门巷,望中北固楼堞。
遐想蓬底高人,拥衾无寐,九曲长增结。
我亦低窗翻蠹纸,失喜瑶花盈尺。
拥鼻孤吟,搔头危坐,所欠惟佳客。
须君来此,脸纹相对生缬。
晓日迎凉,烟华生翠,玉麟香转风轻。
细丝钧管,罗绮拥芝庭。
竞折蟠桃献寿,雨露罩,春下仙瀛。
碧池上,龟游鹤舞,一曲奏长生。
当年。
嘉庆会,兰江秀气,星昴光灵。
奄奕世余徽,同降元精。
此日中吴太守,看看秉、廊庙钧衡。
麒麟阁,功名第一,从此入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