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付前驱静鼓笳,莫惊山鹿吃山花。
泉声急傍溪桥响,树影低笼石磴斜。
观物眼高容易尽,行途吟苦顿忘赊。
今宵可借禅家榻,与得高僧论法华。
分付前驱静鼓笳,莫惊山鹿吃山花。
泉声急傍溪桥响,树影低笼石磴斜。
观物眼高容易尽,行途吟苦顿忘赊。
今宵可借禅家榻,与得高僧论法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思之深。首联“分付前驱静鼓笳,莫惊山鹿吃山花”以宁静的鼓笳声为背景,巧妙地引入了对山中鹿与花的和谐共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颔联“泉声急傍溪桥响,树影低笼石磴斜”通过动态的泉水和静态的树影,展现了行途中的生动景象,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颈联“观物眼高容易尽,行途吟苦顿忘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在旅途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尾联“今宵可借禅家榻,与得高僧论法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与高僧交流佛法,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东南钟秀。记当年、玉麟坠地,风云奔走。
别驾风流才展骥,未快经纶大手。
风月平分,吏民胥庆,松李阴浓昼。
满城灯火,崧高神降时候。
好是今夕华筵,水沉烟里,竹径松姿瘦。
闻道君王仄席,尺一凤凰飞诏。
堤筑新沙,印垂大斗,毡复貂蝉旧。
麒麟勋业,庄椿难计眉寿。
仙吕已生,真才方产,较迟五日差强。
谁知天意,孕秀待储祥。
秋水精神玉骨,向妙龄、富妙文章。
高轩过,儒林独步,腾踏趁飞黄。玉堂。
金马客,蓬莱事业,花掖圭璋。
更词科卓冠,时号无双。
大展经纶有日,须恬退、待趣曹装。
称觞处,西山风月,南极老人昌。
过湘皋、碧龙惊起,冰涎犹护髯影。
春洲未有菱歌伴,独占暮烟千顷。呼短艇。
试剪取纤条,玉溜青丝莹。尊前细认。
似水面新荷,波心半掩,点点翠钿净。
凄凉味,酪乳那堪比并。吴盐一箸秋冷。
当时不为鲈鱼去,聊尔动渠归兴。还记省。
是几度西风,几度吹愁醒。鸥昏鹭瞑。
谩换得霜痕,萧萧两鬓,羞与共秋镜。
被谁家、数声弦管,惊回好梦难省。
起来无语疏雨过,芳草嫩苔侵径。春昼永。
迟日暮,碧沼浪浸红楼影。卷帘人静。
被风触,一叶两叶,杏花零乱对残景。
依前是,撩拨春心堪恨。檀郎言约无定。
不知何处贪欢笑,恣纵酒迷歌逞。珠泪迸。
自别后,每忆翠黛凭谁整。芳年相称。
又到得今来,却成病了,羞懒对鸾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