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夕初闻雁,居然知异乡。
惊心万里月,回首一年霜。
未敢同胡越,非因谋稻粱。
天涯沦落者,半夜起彷徨。
此夕初闻雁,居然知异乡。
惊心万里月,回首一年霜。
未敢同胡越,非因谋稻粱。
天涯沦落者,半夜起彷徨。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万寿祺的《闻雁》,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听到雁鸣时的深深感触。首句“此夕初闻雁”描绘了诗人夜晚突然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居然知异乡"进一步强调了他身处异地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惊心万里月,回首一年霜”,通过万里之遥的月亮和满地秋霜,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震撼和时间的流逝。他感到惊心,因为大雁的出现让他意识到距离家乡已有一年的时间。
“未敢同胡越,非因谋稻粱”表达了诗人并非出于生存的需要才远离家乡,而是有更深的情感寄托和无奈。这里的“胡越”泛指远方,暗示了诗人对未知命运的忧虑。
最后两句“天涯沦落者,半夜起彷徨”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一个漂泊在外的失意之人,他在深夜里因听到雁鸣而无法入眠,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徘徊。
整首诗以雁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命运的感慨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情感深沉,意境凄凉。
徐君旧剪茅,小小亦堪巢。
野客便招隐,闲情赋解嘲。
村疏难得友,葵熟易为庖。
鼓吹分蛙部,琅玕长竹梢。
瘦寻残火种,冗剔故书抄。
北崦虽移檄,西湖未绝交。
贫优宁似负,推固不如敲。
自审如衡石,谁能较斗筲。
曲池风力皱,缺甃藓文凹。
曾枉行春旆,芳题满近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