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睡翁巩仲至赋颐蒙斋赠澄元妙》
《和睡翁巩仲至赋颐蒙斋赠澄元妙》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静倚松门掩夕霏,不知求己去求谁。

翳花旋扫无留蒂,蒙吝才消即善颐。

彖象尚堪明古意,茅茨聊复傍寒漪。

是中馀地藏缄默,何处人间更有诗。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和睡翁巩仲至赋颐蒙斋赠澄元妙》。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静倚松门掩夕霏”,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在松木门旁,欣赏着夕阳余晖洒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不知求己去求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探索与外界寻求之间的思考,暗示了在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中,或许最需要的是自我反思与理解。

“翳花旋扫无留蒂,蒙吝才消即善颐。”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纷扰的思绪比作飘散的花瓣,强调了清除杂念、保持心灵纯净的重要性。同时,“蒙吝才消即善颐”也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平和与善良生活的追求。

“彖象尚堪明古意,茅茨聊复傍寒漪。”这里,诗人借古代文献中的象形文字(彖象)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以简陋的茅屋(茅茨)靠近寒冷的水波(寒漪),象征着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与启示。

最后,“是中馀地藏缄默,何处人间更有诗。”这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观察,就能发现无尽的诗意与智慧。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与内在精神世界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对宁静、和谐与内在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寿州珍珠泉联

卅年治水竟难归,看丛桂依然,霜雪盈头怜我老;

一勺贪泉差免污,试烹茶坐此,薏珠到眼有人知。

(0)

艳心

低唱艳歌拈豆记;悄言心事怕花知。

(0)

集兰亭序字联

相知当不在形迹;修己岂可殊初终。

(0)

题兵部联

闯贼无门,匹马横行天下;

元凶有耳,一人直入中原。

(0)

大海秋涛

雷雨潮声壮,川原秋气雄。

势凌河汉上,波荡盖函中。

积雪连天白,黄流浴日红。

因君生壮思,万里破长风。

(0)

双鸠

双鸠日日啼,伴我昼幽独。

幽人闭南轩,起坐午睡足。

经年不出户,晴雨谁事卜。

晴鸠又雨鸠,岁见芳草绿。

晨夕听鸟音,欣然忘栉沐。

迩来断人事,门亦稀剥啄。

巢空鸠妇死,牵牛蔓枯木。

坐对辛夷残,春泥坠茅屋。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