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苔花馆题陆包山承天寺福兴院画卷》
《集苔花馆题陆包山承天寺福兴院画卷》全文
清 / 吴可驯   形式: 古风

姑苏远近高低寺,六十坊前庆云被。

刹幢最古是能仁,残碑勒载萧梁事。

北院禅栖花木深,名流往往高轩寄。

谁与题壁抒丽藻,石田倡韵杨祝次。

二公雄笔镇山门,直等江心玉带视。

六丁一夕下取将,隔代吟魂熟招致。

包山水墨化结习,濡毫洒洒含清思。

失诗乃以画补之,画成诗亦复附志。

完斯公案非偶然,讵独老僧爱文字。

何时散轶来北原,收入米家书画记。

菭花主人癖嗜古,宝此不啻千缣值。

长夏招要避暑饮,传观竞树诗坛帜。

尘世茫茫感废兴,我来把卷发深喟。

前人舍宅创浮图,后人据寺窃闰位。

可怜筑土号三兴,黄叶西风惊梦寐。

日月光悬爝火息,后宫灭尽双蛾翠。

兰若粗能复旧观,劫灰旋又几销毁。

斯图历今二百载,前辈风流故未坠。

乃知寿世重文墨,作缘底用金布地。

展之壁上当卧游,疑有涛声出松吹。

(0)
鉴赏

这首清代吴可驯的《集苔花馆题陆包山承天寺福兴院画卷》描绘了姑苏城内外寺庙的风貌,尤其是能仁寺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气息。诗中提到的“刹幢”、“残碑”、“北院禅栖”等细节,展现了古寺的静谧与历史底蕴。诗人对能仁寺的赞美,以及对两位文人(石田倡韵杨祝)题壁诗篇的推崇,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敬仰。

“六丁一夕下取将”暗指画卷的珍贵,仿佛是神灵所赐,而“失诗乃以画补之”则强调了画作在弥补文字不足方面的独特魅力。诗人感慨于寺宇的兴衰变迁,以及书画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要性,认为“寿世重文墨”远胜于物质财富。

最后,诗人期待这幅画卷能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卧游”的精神寄托,同时借松涛之声寓言深远的历史韵味。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画面,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感慨和文化思考。

作者介绍

吴可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晏起

老夫常晏起,饭后始梳头。

懒慢从人笑,清閒得自由。

美蔬聊当肉,大布可为裘。

邻叟时相问,农谈酒数瓯。

(0)

题罗宗瑞法师祷雨感应卷

南州大旱禾黍枯,赤日照地如红炉。

老龙卧稳鞭不动,无乃上帝封江湖。

道人早岁曾学道,能以精诚事祈祷。

绿章奏罢起风雷,三日为霖救枯槁。

吁嗟妙道不可言,安得共究玄中玄。

君不闻武当昔有张洞渊,道成掷笔还升天。

(0)

岁暮山中夜坐

冉冉岁将暮,沉沉夜初永。

木落风生寒,窗虚月流影。

四邻寂无諠,独坐山斋静。

孤灯照残书,妙道得深省。

(0)

寄兴平税使何维翰

自古有离别,余今独伤悲。

关河数千里,辗转劳梦思。

时序倏以迁,容鬓日以衰。

萧萧朔风寒,杳杳孤鸿飞。

欲往良独艰,相见讵有期。

商歌意无限,零泪忽沾衣。

(0)

外甥吴缉字克熙洪武十二年二月客死于景陵时年二十八余哭之恸赋此以志余哀

人生天壤间,脩短难一致。

吾甥昔四人,今焉只存二。

缉也颇聪明,风骨亦殊异。

总角事诗书,英年总材艺。

山林厌拘束,湖海多意气。

辞亲远服贾,霜雪逼残岁。

昆弟争挽留,同侣复牵制。

别去一月馀,还附手书至。

悲风忽重来,闻作景陵鬼。

景陵在何方,西北数千里。

黯黯荆山云,茫茫汉江水。

白骨埋黄沙,荒阡复谁祭。

吁嗟乎苍天,夺汝竟何意。

恶草常蔓延,幽兰易凋悴。

我思平生情,悽怆裂肝肺。

亲老子尚孩,相看祗垂泪。

汝父客岭南,归骨已无计。

汝复没他乡,不鉴覆辙弊。

作诗招汝魂,仍以戒后世。

(0)

黎氏积庆堂诗

积善有馀庆,不善有馀殃。

至公在司造,报效亦已彰。

蔓草务去根,猗兰愿留芳。

人心与天理,好恶乃其常。

驷车于门高,五桂窦氏昌。

阴德信有徵,福泽其无央。

斯堂扁积庆,著善斯不忘。

后人继芳躅,奕世垂休光。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