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转物即如来,粪扫堆头正眼开。
随顺众生颠倒见,庶几随处显灵台。
若能转物即如来,粪扫堆头正眼开。
随顺众生颠倒见,庶几随处显灵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不显名大檀越请偈》第四首。诗人以佛教禅宗的视角表达了一种修行的智慧。"若能转物即如来",意指如果能够转化外在事物,理解其本性,就能达到佛的境地,即心即佛。"粪扫堆头正眼开",形象地比喻即使面对最平凡、污秽的事物也能保持开阔的心胸和洞察力,不被表象迷惑。"随顺众生颠倒见",意味着顺应众生的迷惑观念,不执着于对错,以慈悲之心引导他们。"庶几随处显灵台",表达了希望这种智慧能在任何环境中显现,如同内心的清净灵台般明亮。
整首诗寓教于言,强调了修行者应具备的开阔心胸、智慧与慈悲,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佛法的精神。
寒日下乔木,回风动前轩。
忆当亲在时,于兹奉寒暄。
一朝事变作,白玉埋荒园。
墓庐忍栖息,三回见正元。
瀼瀼春露寒,凛凛秋霜繁。
伤哉罔极恩,恨不同九原。
归来过庭处,阶草青更蕃。
载诵下武篇,感激思圣言。
高楣揭华榜,求仁示南辕。
勖尔子若孙,永矢当勿谖。
云山高崒嵂,涧水鸣潺湲。
相望不可即,泪下空澜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