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千古才人泪,都在倚声中。
隔浦风荷,拂堤烟柳,历历旧游踪。
吴门家住,长安久旅,憔悴应同。
且共尊前,莫思身外,一晌疏慵。
伤心千古才人泪,都在倚声中。
隔浦风荷,拂堤烟柳,历历旧游踪。
吴门家住,长安久旅,憔悴应同。
且共尊前,莫思身外,一晌疏慵。
这首词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词人吴昌绶所作,名为《人月圆·临桂王侍御四印斋刻宋元词最富,近又得二种,各纪以词》。词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伤心千古才人泪”,开篇即点明主题,将千古才子的泪水与伤感融入历史长河之中,营造出一种悲凉而深远的氛围。“都在倚声中”一句,暗示了词人的思绪随着音乐的旋律起伏,情感在音律间流转,仿佛能听到那些才子们的哀叹与感慨。
接下来,“隔浦风荷,拂堤烟柳,历历旧游踪”,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回忆的画面。隔岸的荷花随风摇曳,岸边的杨柳轻拂着堤岸,这些景象勾起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如今都化作了眼前的风景。
“吴门家住,长安久旅,憔悴应同”,词人将自己与历史上的才子们相比较,无论是故乡的吴门还是远行的长安,都承载着相似的孤独与疲惫。这里的“憔悴应同”不仅指身体的疲惫,更是心灵的沧桑与无奈。
最后,“且共尊前,莫思身外,一晌疏慵”,词人劝慰自己,不妨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与远方的追求,在酒杯前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疏懒,不必过于忧虑身外之事。这一句既是对自己的宽慰,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提醒人们在忙碌与压力之余,不妨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享受生活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三曹倚玉十年前,寇借侯东正受廛。
伏枕未能随竹马,束金何意免蒲鞭。
相逢狐貉皆三窟,幸脱刀砧有二天。
泣血迸空瞻衮绣,回头惊拜白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