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倚玉十年前,寇借侯东正受廛。
伏枕未能随竹马,束金何意免蒲鞭。
相逢狐貉皆三窟,幸脱刀砧有二天。
泣血迸空瞻衮绣,回头惊拜白云篇。
三曹倚玉十年前,寇借侯东正受廛。
伏枕未能随竹马,束金何意免蒲鞭。
相逢狐貉皆三窟,幸脱刀砧有二天。
泣血迸空瞻衮绣,回头惊拜白云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名为《李念劬观察分俸贻书见和小园春兴六诗并询宿憾讼事时方听谳在宥赋此附谢故篇中数致意焉》(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事件的复杂情感。
首联“三曹倚玉十年前,寇借侯东正受廛”以历史典故开篇,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如同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兄弟般亲密无间。同时,“寇借侯东正受廛”也暗含了对友人过去遭遇的同情和理解。
颔联“伏枕未能随竹马,束金何意免蒲鞭”运用了“竹马”和“蒲鞭”的典故,前者比喻童年时光的无忧无虑,后者则指古代的刑具,象征着对友人曾经遭受不公待遇的关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过去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友人当前处境的担忧。
颈联“相逢狐貉皆三窟,幸脱刀砧有二天”中的“狐貉”、“三窟”、“刀砧”等词,分别取自《战国策》、《史记》等典籍,寓意复杂,既表现了世态炎凉、人心多变的社会现实,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逃脱困境、重获自由的庆幸之情。
尾联“泣血迸空瞻衮绣,回头惊拜白云篇”以“泣血”形容内心的痛苦,以“衮绣”象征官服的华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官运亨通、生活幸福的祝愿。同时,“白云篇”可能是指友人所作的诗文,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两人友情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先生延陵老子孙,娄江科第推高门。
名流冠盖世虽换,豪士风流今尚存。
忆昔从兄宦锦水,芒鞋茧足荆棘里。
百口长悲殉乱离,一身何幸还乡里。
草堂丝管秋风寒,谱出新声《行路难》。
共传顾曲周公瑾,谁识哀时庾子山?
三十年来头已白,萧然放散江湖客。
博场酒社共追欢,画笔棋枰兼负癖。
西南近日羽书传,重见公孙跃马年。
人间多少沧桑事,付与先生一醉眠。
思陵在位十七载,四海分崩成瓦解。
去年失楚今失秦,大梁水决武昌焚。
虎豹九关谁与守,三军倒戈百姓走。
君王仗剑死煤山,母后宫中殉玉环。
桐棺一寸道旁置,故老行人多掩涕。
入庙应呼十四皇,儿家何罪致天亡?
新鬼号咷旧鬼哭,钟虡惨裂灯无光。
高勿哀,文勿怒,自古兴亡有天数,顺处得来顺处去。
君不见宋家遗骨瘗冬青,昌平郁郁松楸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