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崎岖上碧岑,高山流水似鸣琴。
何须水乐寻幽洞,自有岩前太古音。
历尽崎岖上碧岑,高山流水似鸣琴。
何须水乐寻幽洞,自有岩前太古音。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所见之景,以高山流水比作鸣琴,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和谐与宁静。诗人通过“历尽崎岖上碧岑”,表达了攀登艰难但最终达到高处的喜悦之情。接着,“高山流水似鸣琴”一句,将自然界的水流声比作美妙的琴音,形象地描绘出山间清泉潺潺流动的悦耳声音,仿佛大自然本身在演奏一曲动听的音乐。
“何须水乐寻幽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认为无需刻意寻找神秘的洞穴去寻找水乐,因为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妙的声音。最后,“自有岩前太古音”强调了这些原始而纯净的声音,如同远古时代留下的回响,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