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蝀桥边候綵舟,横流适可命黄头。
新蒲弱柳烟丝罥,妙与方壶绘幻浮。
玉蝀桥边候綵舟,横流适可命黄头。
新蒲弱柳烟丝罥,妙与方壶绘幻浮。
此诗描绘了一幅雨中泛舟太液池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宫廷气息和细腻的自然描写。
首句“玉蝀桥边候綵舟”,以玉蝀桥为背景,预示着一场即将开始的水上活动,彩舟等待在桥边,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兴奋的氛围。次句“横流适可命黄头”,描述了水流的自然状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地引出了泛舟的主题,同时“黄头”二字可能暗指船夫或水手,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接着,“新蒲弱柳烟丝罥”,将视线转向岸边,新长的蒲草与柔弱的柳枝被轻烟缠绕,构成了一幅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的“罥”字形象地描绘了烟雾缭绕于植物间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最后,“妙与方壶绘幻浮”,将整个场景提升至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方壶,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山之一,此处用来形容太液池中的景象,仿佛是仙境一般,充满了奇幻与美妙。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和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太液池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超凡境界的浪漫想象,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学的特色和审美情趣。
楼对罗浮古洞天,三山清浪透前川。
琼章挥洒惊新语,霞里徘徊念昔年。
并驾同来非有约,和歌归去兴无边。
从今风月凭栏处,已化邻仙作集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