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便科发,一杯绿可亲。
竹林元我辈,河朔更何人。
却暑挥团扇,迎风岸角巾。陶然?酩酊,莫是葛天民。
地僻便科发,一杯绿可亲。
竹林元我辈,河朔更何人。
却暑挥团扇,迎风岸角巾。陶然?酩酊,莫是葛天民。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夏日对酒》描绘了夏日清幽之地品酒的乐趣。首句“地僻便科发”表达了环境的宁静与远离尘嚣,暗示诗人在此处得以放松心情。第二句“一杯绿可亲”则直接点出饮酒的主题,绿色的酒液显得清新宜人,让人感到亲近。
接下来,“竹林元我辈”借用竹林七贤的典故,暗示诗人与友人在此相聚,共享隐逸之乐,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高雅情趣的追求。“河朔更何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高的人格特质,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与诗人相交的寥寥无几。
“却暑挥团扇”写出了夏日的炎热,诗人手持团扇驱散暑气,展现了夏日生活的惬意。“迎风岸角巾”则描绘了诗人头戴角巾,迎着微风,自在逍遥的形象,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陶然?酩酊,莫是葛天民”以“陶然”形容饮酒后的愉快心情,而“酩酊”则直白地描述了醉态。诗人自问:“难道我此刻就像那传说中的葛天氏时代的人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吗?”这既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夏日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画里携征棹。渺江波、莼鲈正美,水肥帆饱。
应得高堂开笑口,笑把莱、衣换了只。
此计于、君独早我。忆晨昏千里外浸。
旗亭艺、贳酒长安道。风吹柳,叶如埽。
尊前谁唱江南好。忽飞来、金焦两点,恰如拳小。
北固远随三楚尽,一片布帆风峭。
刚衬着、海门残照。知有旷怀消未得。
付数行、低雁芦州杳。离别意,满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