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岫巉巉敞佛居,诗翁安隐类逃虚。
平生节行清无玷,到老精神健有馀。
门俯清江轩挂月,昼吟佳景夜观书。
黄山俗客嗟官缚,不得梯云款净庐。
北岫巉巉敞佛居,诗翁安隐类逃虚。
平生节行清无玷,到老精神健有馀。
门俯清江轩挂月,昼吟佳景夜观书。
黄山俗客嗟官缚,不得梯云款净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梵才的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北岫巉巉敞佛居,诗翁安隐类逃虚"两句通过对山势的描述,展示了梵才上人所居之地的清幽与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平生节行清无玷,到老精神健有馀"表达了梵才上人一生的修为和品德,以及他即使到了晚年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气和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这种对高僧生活态度的描写,不仅是对梵才个人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
"门俯清江轩挂月,昼吟佳景夜观书"则是对梵才上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描绘。门前清流潺潺,夜晚可以挂月而坐,白天吟诵诗文,夜晚研读经典,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隐士和高僧的常见生活方式,也是诗人心中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展现。
"黄山俗客嗟官缚,不得梯云款净庐"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对尘世束缚的感慨。黄山在这里象征着尘世,而梵才上人的归去,则是得以脱离这种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净化。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羁绊的感受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梵才上人生活的描写,以及对他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高远,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