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偶题》
《秋日偶题》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

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

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

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

(0)
翻译
荷花与柳叶,都承受不住秋天的摧残。
露珠如泪滴下,秋风更添忧愁。
绿色的荷叶甘愿凋落,红色的花朵遗憾地随流水漂泊。
感叹的是远行之人,年轻的岁月已换白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哀愁。开篇两句“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以荷花和柳叶作为秋天美景的代表,但即使它们的美丽也抵不过深秋带来的萧瑟感。"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意,露水如同泪珠,轻拂过的秋风更加引发了诗人心中的忧伤。

接着,“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中“绿眉”和“红脸”很可能是指女子或自然景物,用来形容她们在秋天也无法避免衰败的命运。"甘弃坠"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顺应宿命的情绪,而"恨飘流"则更深化了对逝去美好的哀愁。

末句“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直接点出了诗人作为游子的感慨。"少年还白头"不仅写实了早衰的现实,更隐喻着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和悲凉。这一句也揭示了全诗的情感核心:对时光易逝、青春难以长驻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以秋日景色衬托游子的哀愁,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和悲观。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次临封八景韵二首·其二灵洲渔唱

渔舟泛泛倚长洲,欸乃数声古渡头。

向夕风微天籁寂,一江露冷苇萧秋。

惯乘巨浪朝朝险,无碍平波日日流。

堪笑汉军机太巧,而今空付笠蓑游。

(0)

游崆峒岩和洪邑侯韵

海上何人访十洲,碧天遥见一岩浮。

门涵紫气平林曙,径护青霞古壑幽。

曲涧泉飞岩外响,悬崖凉散洞中秋。

丹流石壁清疑绝,露裛苍苔翠欲收。

风静晴云团皂盖,赋成白雪点轻裘。

岁除村鼓喧桑社,其喜公馀览胜游。

(0)

夜梦过陈集生太史山庄求书痛饮读骚四大字起而纪之呈太史属和

草木皆秋色,离骚动美人。

梦魂何处得,翰墨故疑神。

谁与歌燕市,空知泣楚臣。

餔糟非众醉,吾亦任吾真。

(0)

广再陷·其二

久发临河叹,今闻隔谷歌。

苍黎屠日甚,臣仆命如何。

虚授将军钺,徒横义士戈。

甲兵端欲洗,无力挽天河。

(0)

对月怀黄虞六

高高者晴天,飞飞者明月。

一年十二度,玉丸望空发。

散景入花丛,花开有时歇。

九千六百圆,秃尽彭翁发。

况有巫山女,痴顽苦相伐。

其如今夕何,清寒照人骨。

县尊已无酒,舞影犹飞越。

安得同心人,携之眠兔窟。

(0)

刘安世惠予垂丝海棠一株从皆园载归栽于晴眉阁前赋诗为谢

庾岭经过艳影红,折梅人去未全空。

玉环乍起流苏帐,金屋堪邻扶荔宫。

莺语似因传夜梦,客游差不负春风。

他年共忆刘郎信,烧烛频看雨幔中。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