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shízhōngguòzhāngbǎijiāliǔzhènwèizhìshīzhāozhī
táng /

liǔxīngjìnxiāozhāngchánggōngpínliáo

wéiyǒujiǎojīnzhānzhìshǒuchícánxiàng西zhāo

注释
柳:这里可能指代某个人或事物,也可能象征着友人或故地。
吴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今浙江湖州。
消息:指联系或信息。
张长公: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名字中带有'长公'的人不多见,可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贫苦:形容生活困顿,贫穷。
寂寥:形容孤独、寂寞。
唯有:只有,仅有的意思。
角巾:古代文人常戴的一种头巾,象征隐士或学者。
沾雨至:被雨水打湿来到。
手持:拿着。
残菊:凋零的菊花,可能寓意秋天或哀愁。
向西招:向着西方挥手示意,可能表示思念或告别。
翻译
在吴兴附近,我最近没有柳的消息,
张长公生活贫困,内心孤独寂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在这里,李益通过描绘雨中景象和个人情感,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友谊之情。

"柳吴兴近无消息"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朋友柳吴兴长时间未有音信而感到担忧。"张长公贫苦寂寥"则是对另一位朋友张伯佳的情况描写,表明他处境艰难,生活贫困且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在阴雨绵绵中,穿着简单的雨衣(角巾),手里拿着残留的菊花,面朝西方用这种方式来召唤远方的朋友。这里的“西”可能是指友人所处的方向,也可能是比喻,表达诗人心之所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的思念。它不仅展示了李益在描绘景物上细腻入微的艺术功力,也反映出了唐代士大夫间那种深挚而真挚的友情。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荒园

荒园草木深,时复值长夏。

绿影遍方塘,清阴蔽茅舍。

白日向西颓,返照穿桑柘。

庭花处处开,高低自相亚。

翠叶与丹荣,明霞互映射。

中有学佛人,身心久休暇。

手把寒山诗,欢颜坐及夜。

既夜若为眠,狂歌莫能罢。

奇哉宝月轮,光明上柳罅。

(0)

海氛清·其四

王承帝命,大将军旗鼓。我冠带之国,忍鳞介是伍。

据我上游,张我罿罦。与子偕作,与子同仇。

悉率左右,歼此群丑。

(0)

关陇平·其十一

帝德振振,陇山既平。陇流既清,维天子之祯。

陇山既伏,次黔粤滇。

蜀敢不詟伏,如翰如飞,万福来威。

(0)

拟古

常山舌既乾,两耳了不闻。

声留白刃间,迟回遏阴云。

首阳腹已馁,薇蕨徒芳芬。

精气弥豪放,鼎食安足云。

维彼苏属国,持节牧羌羵。

十年如一日,冰雪嚼纷纭。

求死既不得,坚志豺虎群。

从容与激烈,大道原无分。

上林□雁札,终得达圣君。

愿言励忠悃,天心将罢军。

(0)

客历阳成同年率庵忆初园中秋酌桂

叠石为山暮景寒,扶疏绕径此凭阑。

百年月在尊前出,千里人来雨后看。

手泽不忘桑梓敬,鼻观岂受木樨谩。

拂衣早遂初年志,难种江皋续蕙兰。

(0)

玉华洞

寻山玉洞幽,缥缈上飞楼。

冷翠常疑雨,空岩总似秋。

石坛延鹤驾,云海望麟洲。

款段依乡井,真嗤马少游。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