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教射五千人,荆楚奇材总绝伦。
秋出阑干当一队,骁腾不逐贰师尘。
将军教射五千人,荆楚奇材总绝伦。
秋出阑干当一队,骁腾不逐贰师尘。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训练士兵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军队的雄壮与纪律。"将军教射五千人",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大规模军事训练的画面,五千士兵在将军的指导下进行箭术训练,体现了军队的规模与组织性。
"荆楚奇材总绝伦",点明了参与训练的士兵皆是荆楚之地的奇才,技艺超群,暗示了这支军队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素质极高,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秋出阑干当一队",描述了秋天时节,士兵们在训练场上列队,仿佛一道坚固的防线,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严整与气势。
"骁腾不逐贰师尘",以“骁腾”形容士兵们的勇猛与速度,与“贰师尘”形成对比,强调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远超常人,不逊于历史上著名的贰师将军所率领的军队。整句表达了对这支军队高度赞扬和对其战斗力的肯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时期军队的风貌,赞美了将军的领导才能和士兵们的英勇精神。
双鸾作镜锦为带,潜繫胸前入厨拜。
红衫贴地祝灶君,行人消息君应闻。
昔时对镜骄颜色,今向青铜卜消息。
出门小胆行綷縩,人影镜中潜更退。
道遇儿童捉嬉子,知定郎归先兆喜。
归来胸冷菱花热,抱镜同眠数圆缺。
应知镜破即归期,三更恰见月如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