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径重开辟古榛,楼台蜃市望中新。
云烟过眼争相媚,鱼鸟依人冷自亲。
橘圃千林霜入贡,芦花万顷雁来宾。
此中只少披裘客,明月青天理钓纶。
荒径重开辟古榛,楼台蜃市望中新。
云烟过眼争相媚,鱼鸟依人冷自亲。
橘圃千林霜入贡,芦花万顷雁来宾。
此中只少披裘客,明月青天理钓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烟雨楼周边环境的变换与和谐之美。
首句“荒径重开辟古榛”,描绘了经过一番整治后,原本荒芜的小径焕然一新,古老的榛木也得以重生,暗示着旧地重开,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楼台蜃市望中新”一句,将楼台比作蜃市,蜃市为古代传说中的幻景,这里比喻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新奇感。
“云烟过眼争相媚,鱼鸟依人冷自亲”两句,生动描绘了云烟缭绕、鱼儿游弋、鸟儿飞翔的自然景观,云烟与鱼鸟各具情态,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其中,“争相媚”和“冷自亲”分别形容了云烟的灵动与鱼鸟的自在,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
“橘圃千林霜入贡,芦花万顷雁来宾”则进一步展示了季节更迭下的自然风貌。橘林在霜降时节献上丰收的果实,芦花随风飘扬,引来南归的大雁,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这两句通过“霜入贡”和“雁来宾”等意象,既体现了季节的变换,又蕴含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丰饶。
最后,“此中只少披裘客,明月青天理钓纶”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似乎只缺少一位披着裘衣的垂钓者,与明月、青天共度时光,享受宁静与自由。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闲适心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烟雨楼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