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遇雷雨》
《江上遇雷雨》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

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茧立。

荡遥鱼鳖腥,恐惧儿女泣。

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

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shàngléi
sòng / méiyáochén

léicóngyànwěiláidàojiāngxīn

guàfānzhōngshíwàngqiánzhōu

shēngxuāndòulièdiǎnàngjiǎn

dàngyáobiēxīngkǒngér

shāowénrénhǎochūàn

zhōuyǒutóngxíngyányàn

注释
雷:打雷。
燕尾:燕子尾巴的方向。
雨:雨。
江心:江的中心。
挂帆:扬帆。
望浦:眺望江岸。
釜豆:锅中的豆子。
盎茧:像蚕茧一样密集的雨点。
鱼鳖:鱼和鳖。
腥:腥味。
人好语:人们的安慰话语。
顾:回头看。
芦洲:芦苇滩。
同行:一同前行的人。
唁:安慰。
气吸吸:气息沉重或悲痛的样子。
翻译
雷声从燕子尾的方向传来,雨势迅猛直奔江中心。
在船航行的途中,我看到前方江边的船只驶入港口。
声音嘈杂如锅中豆子炸裂,雨点快速如蚕茧站立。
远处的鱼鳖被惊吓,腥味弥漫,孩子们因害怕而哭泣。
渐渐听到人们的安慰话语,回头一看,岸边已在眼前。
同行者在芦苇滩上,低声安慰,气息沉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江上遭遇雷雨的情景。首句“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以生动的比喻展现雷电从远处迅速逼近,雨势迅猛。接着,“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描述诗人身处风暴之中,只能眼见其他船只急忙驶向岸边的情境。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茧立”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雷声之大如同锅中的豆子炸裂,雨点之疾如蚕茧般密集。接下来,“荡遥鱼鳖腥,恐惧儿女泣”则写出雷雨带来的恐慌,连鱼鳖都感到了腥气,孩子们更是惊恐哭泣。

最后两句“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意味着雨势稍缓,诗人听到人们的安慰话语,转而注意到岸边已经不远。结尾“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则描绘了同行者在风雨中的低声交谈,气氛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江上雷雨的猛烈与人们在其中的惶恐与互助,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庭竹

渭川未暇栽千亩,庭槛聊须种数根。

敢爱深秋群木脱,独欺风雨战黄昏。

(0)

感事咏菊

寒花冷艳为谁发,霜露泠泠祇汝侵。

弱质向人如有托,清香绝世本无心。

会逢仙老收灵药,不用骚人费苦吟。

十载岂无陶靖节,东篱萧索待知音。

(0)

谢冯贯道惠小舟

先生怜我欲归休,为我添钱买小舟。

老去尚馀州县业,见来便起江湖秋。

有名如合称聱叟,无梦焉能卖直钩。

他日相随鸥鸟外,短篷烟雨醉懞头。

(0)

咏雪

疏木堕栖鸟,寒潭悲卧蛟。

与松为老伴,唤月结清交。

檐滴冰为净,梅添玉作梢。

丰年何以报,作颂纪南郊。

(0)

送桂帅钟尚书赴召

老依牙纛撚吟髭,又折梅花话别思。

五岭不遮鸾凤诏,四方都诵鳟鲂诗。

人才晋魏凋零后,国事江淮倥偬时。

赖有老臣经济在,快呼桂醑饯篙师。

(0)

庚辰岁寓开元东罗汉阁·其一

有美者杰阁,凌然跨虚空。

有觉者彼岸,廓然大圆通。

而我独蠢蠢,于何而适从。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