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
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茧立。
荡遥鱼鳖腥,恐惧儿女泣。
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
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
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
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茧立。
荡遥鱼鳖腥,恐惧儿女泣。
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
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江上遭遇雷雨的情景。首句“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以生动的比喻展现雷电从远处迅速逼近,雨势迅猛。接着,“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描述诗人身处风暴之中,只能眼见其他船只急忙驶向岸边的情境。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茧立”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雷声之大如同锅中的豆子炸裂,雨点之疾如蚕茧般密集。接下来,“荡遥鱼鳖腥,恐惧儿女泣”则写出雷雨带来的恐慌,连鱼鳖都感到了腥气,孩子们更是惊恐哭泣。
最后两句“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意味着雨势稍缓,诗人听到人们的安慰话语,转而注意到岸边已经不远。结尾“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则描绘了同行者在风雨中的低声交谈,气氛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江上雷雨的猛烈与人们在其中的惶恐与互助,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寒花冷艳为谁发,霜露泠泠祇汝侵。
弱质向人如有托,清香绝世本无心。
会逢仙老收灵药,不用骚人费苦吟。
十载岂无陶靖节,东篱萧索待知音。
老依牙纛撚吟髭,又折梅花话别思。
五岭不遮鸾凤诏,四方都诵鳟鲂诗。
人才晋魏凋零后,国事江淮倥偬时。
赖有老臣经济在,快呼桂醑饯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