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影入庭深,池流引暗琴。
雪花喷龙口,香穗发兰心。
脉脉符仁义,溶溶镇酌斟。
徘徊思浴德,讵止涤尘襟。
晴影入庭深,池流引暗琴。
雪花喷龙口,香穗发兰心。
脉脉符仁义,溶溶镇酌斟。
徘徊思浴德,讵止涤尘襟。
这首诗描绘了汤山行宫内景致的静谧与雅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晴日光影、池水流动、雪花飞舞、香气弥漫等自然景象与人文氛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晴影入庭深”,以“晴影”开篇,点明了天气晴朗,阳光洒落庭院深处,为全诗奠定了明亮而宁静的基调。接着,“池流引暗琴”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池水流动比作暗中弹奏的琴声,生动地描绘了水波荡漾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音乐般的和谐与宁静。
“雪花喷龙口,香穗发兰心”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高洁与神秘。雪花从“龙口”喷出,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香穗散发出的香气源自“兰心”,不仅增添了诗的香气,也象征着高雅与纯洁。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脉脉符仁义,溶溶镇酌斟”则转入对内在精神的探讨。诗人认为这种环境不仅外在美丽,更蕴含着仁义之道,能够让人内心平静,如同醇酒般滋养心灵。这里“仁义”与“酌斟”形成对比,前者强调道德修养,后者则是物质享受,但两者在诗人心中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徘徊思浴德,讵止涤尘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徘徊于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仅是洗涤身体的尘埃,更是心灵的洗礼,追求道德的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学的特色。
商飙吹菰蒲,船官双停桨。
中有陈太丘,堂堂道弥广。
容我拜床下,凛然增妙想。
碧洞名家儿,侍立资开爽。
取琴为我弹,襟怀自恢朗。
兰芽弄徽弦,岩谷发佳响。
乃翁琮璧姿,风气日豪上。
一言犯台鼎,放逐金波涨。
郎君翠眉低,沉忧杂悲壮。
沧海连三山,攫醳共消长。
生雏有如此,十年违色养。
推手且罢休,夕岚横莽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