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空庭暮,啼乌集子城。
疏灯悬夜雨,落叶散秋声。
遁迹元无累,忧时独系情。
何当逢北使,款语及升平。
悄悄空庭暮,啼乌集子城。
疏灯悬夜雨,落叶散秋声。
遁迹元无累,忧时独系情。
何当逢北使,款语及升平。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庭院的静谧与凄清之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空寂与孤独。首句“悄悄空庭暮”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夜晚的寂静与庭院的空旷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着,“啼乌集子城”一句,以乌鸦的啼叫作为背景音,增加了环境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乌鸦的叫声在夜色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悲凉。
“疏灯悬夜雨,落叶散秋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景象。稀疏的灯火在夜雨中摇曳,如同点点星光,既照亮了夜的黑暗,又增添了夜晚的孤寂感。而落叶随风飘落,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遁迹元无累,忧时独系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责任的思考。在追求个人的宁静与解脱的同时,诗人也深感对时代的忧虑,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复杂与沉重。
最后,“何当逢北使,款语及升平”一句,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渴望通过交流与对话,达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体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社会动荡下文人士大夫的复杂心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葵之轩,葵之轩,葵生一何芬华。
翘翘凤干,烨烨丹葩。涵精降宿,抗如疏麻。
薄言致之,昆明之遐。罗生碧阶,灿若披霞。
载辟广轩,君子是嘉。
葵之轩,在四明三奥之山,鄞江东海之滨。
抱以日月湖,妙观寡伦。大枝昂紫虚,小枝千青冥。
萼萼倾太阳,龙光烛无垠。翡翠来翔,凤凰以臻。
迈华林之丽植,冠铜爵之繁英。葵之轩,绮井网珠。
清宇含霜,雕楹出霓。真人佩金珰,游遨而相于。
馈之珍肴,进以琼壶。高妍八素文,玉颜永无移。
青骨曜方瞳,一举昆崙隅。
采尔灼烁芳,万载以欢愉。
居贫展不易,绝粮诚苦辛。
陶生困浔阳,孔子饥在陈。
丰年恒无岁,况复遘灾迍。
生民茹青草,予犹涸水鳞。
茫茫行路者,谁可托交亲。
举口欲告之,诵言竟回逡。
君子有周急,此义久不申。
藜藿犹可采,且以给昏晨。
经时贲虚馆,河上理章素。
外身谢有营,洞物寡所慕。
惟飙洌巳寒,林曦暧当暮。
车马欻云集,蓬蒿睇情故。
出郭展报悰,遵舻投访步。
旧俦叔夜看,新交巨源顾。
萧衿畅同披,珠谈欢竞赴。
举觞恋觏怀,鸣琴念征路。
明发当云分,中宵慨星聚。
芳意谅有谐,存此慰离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