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多水不穷,一叶似渔翁。
鸟浴寒潭雨,猿吟暮岭风。
杂英垂锦绣,众籁合丝桐。
应有曹溪路,千岩万壑中。
山多水不穷,一叶似渔翁。
鸟浴寒潭雨,猿吟暮岭风。
杂英垂锦绣,众籁合丝桐。
应有曹溪路,千岩万壑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山水、植物、鸟兽声音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是典型的山水田园诗风格。
“山多水不穷”一句,开篇便以宏伟的山川设定了诗的基调,“一叶似渔翁”则巧妙地借用了“渔翁”这一意象,以叶喻舟,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情怀。
接下来的“鸟浴寒潭雨,猿吟暮岭风”两句,更进一步展开了山间的生动景象。诗人通过对鸟儿沐浴和猿啼之声的描绘,不仅增强了画面的感官效果,也让读者仿佛能聆听到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体验到了大自然的情趣。
“杂英垂锦绣,众籁合丝桐”两句,则是对山间植物和声音的细腻描写。“杂英”指的是各种各样的花朵,“锦绣”则形容它们繁复而华丽的样子;“众籁”意指林中树木交织的声音,而“合丝桐”则将这些自然之声比喻为音乐,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妙声音的欣赏。
最后,“应有曹溪路,千岩万壑中”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这片山水所处位置的一种揣测和向往。这里的“曹溪路”可能指的是一条通往深山的道路,而“千岩万壑中”则形容了这条道路蜿蜒曲折,穿梭于无数岩石之间,增添了一份探险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展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