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寺留题》
《上寺留题》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松杉疏瘦簇山根,楼殿参差对郭门。

不惜马蹄来北寺,为怜熊耳在西轩。

云生石砌摇寒影,泉汲铜瓶露冻痕。

迁客频来何所得,一丛修竹拂吟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liú
sòng / wángchēng

sōngshānshūshòushāngēnlóu殿diàncānchàduìguōmén

láiběiwèiliánxióngěrzài西xuān

yúnshēngshíyáohányǐngquántóngpíngdònghén

qiānpínláisuǒcóngxiūzhúyínhú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此地之美的赞赏和留恋。

“松杉疏瘦簇山根”一句,以松杉树为主体,形容其生长在山腰间,不太茂密,但却紧密环绕着山根。这里通过对植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氛围。

“楼殿参差对郭门”则是从建筑角度切入,描述了寺庙内楼阁错落有致,与外部的城门相对峙。这里的“参差”形容建筑物高低不一,给人以层次感和深远感。

接下来的两句,“不惜马蹄来北寺,为怜熊耳在西轩”,则是从人物活动的角度出发。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惜长途跋涉而来到这所北寺,也怜悯那些在西轩留宿的人。这两句中,“马蹄”与“熊耳”都是对环境细节的刻画,生动传神。

“云生石砌摇寒影,泉汲铜瓶露冻痕”一段,更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云生石砌”指的是山间云雾与石墙相互作用的景致;“摇寒影”则是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所投下的阴影带来的清凉感觉。而“泉汲铜瓶露冻痕”则描绘了取水时,铜瓶上凝结的冰痕,透露出冬日的严寒。

最后,“迁客频来何所得,一丛修竹拂吟魂”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对这片美丽景色无限留恋之情。这里的“一丛修竹”形容的是寺院中的一小丛整齐的竹子,而“拂吟魂”则是说这些竹子似乎能触摸到诗人的灵魂,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秋蕊香.落叶

门外秋声不绝,簌簌空阶吹彻。

寒枝影乱鸦啼歇,满院清霜斜月。

和风带雨难分别,还凄切。

绮窗敲处灯明灭,梦醒三更时节。

(0)

车驾驻润州幸少傅杨公私第欢燕累日恭述六首·其三

柳宿垂光应不虚,百花深处设仙厨。

不愁调膳无滋味,旧日盐梅尚有余。

(0)

寄怀大司马郭公二首·其二

征骖别后几登楼,极目山川忆旧游。

皛皛霜华寒已冱,冥冥云物夕仍留。

九关甲士图功日,三辅丁男习战秋。

闻道天骄还北遁,万年佳气绕皇州。

(0)

元宫词·其九十一

凶吉占年北俗淳,旋烧羊胛问祆神。

自从受得金刚戒,摩顶然香告世尊。

(0)

元宫词·其四十九

一别诸亲三十载,诏令相见出宫垣。

就中苦乐谁知得,内侍丛中不敢言。

(0)

元宫词·其三十三

珊瑚枕冷象牙床,耿耿青灯伴月光。

不是宫闱有仙境,如何觉得夜偏长。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