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拜纷纷大小酋,建牙今在水长流。
书名应署诸蛮长,划地公为小国侯。
官职新加唐印绶,版图当入汉春秋。
但令边徼无烽火,万叠青山足卧游。
罗拜纷纷大小酋,建牙今在水长流。
书名应署诸蛮长,划地公为小国侯。
官职新加唐印绶,版图当入汉春秋。
但令边徼无烽火,万叠青山足卧游。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官员治理的情景,充满了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首句“罗拜纷纷大小酋”,生动展现了边疆部落首领向官员行礼致敬的场景,体现了地方官员在边疆地区的权威和影响力。接着,“建牙今在水长流”一句,以“水长流”象征时间的永恒,暗示边疆治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书名应署诸蛮长,划地公为小国侯”两句,表明官员与当地部落首领之间的关系和谐,共同维护边疆的秩序。官员不仅得到部落首领的认可,还被赋予了管理地方的权力,象征着双方合作的紧密。
“官职新加唐印绶,版图当入汉春秋”则进一步强调了官员职位的提升以及边疆领土的归属感,暗示着朝廷对边疆治理的重视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通过引用“唐印绶”和“汉春秋”,诗人巧妙地将边疆治理与古代辉煌的历史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但令边徼无烽火,万叠青山足卧游”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和平景象的憧憬。希望边疆地区能够远离战争,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两句以“万叠青山”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疆治理的和谐局面,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追求以及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理想的关切。
昔日钱塘布衣客,画舸摇摇出淮北。
腰间新佩青铜章,行著绿衣归故国。
汉水西流云梦泽,高堂老人头未白。
兄弟频年收美科,公卿要途声寂寂。
公车荐章动盈束,万里青云不遗力。
老夫在吴始相得,惠停高车践荆棘。
相见匆匆如梦寐,尔来无复人间迹。
子方策名在清时,霜天正可抟鹏翼。
遥知后会不可期,吾心已作南山石。
天竺山前十亩园,老夫久种彼土缘。
草堂和尚指初禅,辩净二士立我前。
光明琉璃真金仙,修持内外常湛然。
此心不转今十年,手中一炷紫檀烟。
孤峰飞来自西天,山间花木非世妍。
彼诸佛子忘盖缠,吾知此地为敬田。
师子血乳如流泉,老夫废斥去湘川。
归来江南已华颠,邂逅道人双足缠。
历访名山不惮烦,始自赤城沧海边。
一带复济扬子川,直上钟山长榻眠。
南来不下泾溪船,步至秋浦方息肩。
将穷祖山上淮壖,庐峰胜游想翩翩。
顶上终不巢乌鸢,亦不教观谈偏圆。
公卿贵人喜相延,三尺枯木挥朱弦。
人问佛意如何弹,此曲寂寥少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