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人境中,舟车任来去。
底事论避喧,本无喧可避。
悠然人境中,舟车任来去。
底事论避喧,本无喧可避。
此诗《瞻堂十景为大参徐公作(其八)人境舟车》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悠然人境中,舟车任来去。” 开篇即以“悠然”二字点题,描绘出诗人置身于人间,却能超脱尘世纷扰,心神宁静的状态。无论是舟行水上还是车马驰骋,都显得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干扰,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底事论避喧,本无喧可避。”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喧嚣世界的看法。他认为,谈论躲避喧嚣并无必要,因为喧嚣本身就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是诗人内心平静的体现,表明他已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与世无争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世界的淡然态度,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智慧。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华渚祥开禁籞天,恩光每觉近臣偏。
函加白璧来天上,锦散红云出日边。
裁就灵符华舜旦,镌成宝画纪尧年。
衔恩效祝惭无补,金鉴先时献御筵。
乱山无清晓,云水但稠浊。
累日行重岚,丛密何由豁。
安知兹壁外,不有朝暾跃。
颓云初离洞,流出将焉托。
岭半一人家,如鸟巢阿阁。
人语向空濛,烟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归,残阳见井郭。
胡为既济后,昏暮犹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