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昔盐二十首.水溢芙蓉沼》
《昔昔盐二十首.水溢芙蓉沼》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

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

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

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

(0)
注释
渌沼:清澈的池塘。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颜色翠绿。
绮罗:华丽的丝织衣物。
翡翠:翠绿色的鸟类,象征珍贵。
暗粉:暗淡的脂粉。
芙蓉:荷花的别称,象征美丽。
云遍:满天的云彩。
荷翻:荷花在水中翻动。
流水:比喻情感或思绪的传递。
渺无从:找不到头绪,难以追寻。
翻译
春光照耀着清澈的池塘,青草的颜色显得格外浓郁。
华丽的衣裳让翡翠鸟也为之惊叹,暗淡的脂粉也嫉妒起芙蓉的娇艳。
云彩弥漫在窗户前,如同镜子中的荷花,倒映出一幅画面。
我将心事寄托于流水,但整日寻找,却始终无法寻觅到答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两句,通过对春天来临后的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意盎然之美景的欣赏。"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则是对花卉竞相绽放的赞叹,其中“绮罗”、“翡翠”指代精致细腻的花朵,“暗粉”、“芙蓉”则特指荷花,这些词汇使用恰到好处,既形容了花的色泽,又传达了一种淡雅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诗人将视线转向室内,将外界的自然景观与室内之物相结合。这里的“云”与“荷花”象征着自由和美丽,而“窗”、“镜”则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了界限与反射。在这两句诗中,作者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的手法,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最后,“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表达了诗人一种放逸自得的情怀。"将心托流水"意味着将自己的心灵寄托于不断流动的水中,而“终日渺无从”则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感慨,似乎在说,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都无法追寻到心之所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内心世界的一种超然与自在。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出游二首·其一

社近频逢雨,春深却喜晴。

畬烟傍山起,神鼓隔林鸣。

客驻观农馌,儿归遗母羹。

丰年多乐事,何以报时平。

(0)

冬晚山房书事二首·其一

山泽何妨老太平,巉巉骨相本来清。

月明满地看梅影,露下隔溪闻鹤声。

未辨药苗逢客问,欲酬琴价约僧评。

胡奴仁祖今俱绝,且学湘累拾菊英。

(0)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六首·其四

父子追随一笑倾,东园东畔路初成。

夹栽芳草如绳直,前出篱门似砥平。

春近野梅香欲动,雨馀沟水细无声。

今朝有憙谁能识,不用人扶亦自行。

(0)

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适

镜湖清绝胜吴松,家占湖山第一峰。

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

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

击壤穷阎歌帝力,未妨尧舜亦亲逢。

(0)

丁酉上元三首·其一

突兀毬场锦绣峰,游人士女拥千重。

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信马随车纷醉侠,卖薪买酒到耕农。

今年自笑真衰矣,但觉凭鞍睡思浓。

(0)

能仁院前有石像丈馀盖作大像时样也

江阁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

斜阳徙倚空三叹,尝试成功自古无。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