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
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
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
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
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
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
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两句,通过对春天来临后的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意盎然之美景的欣赏。"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则是对花卉竞相绽放的赞叹,其中“绮罗”、“翡翠”指代精致细腻的花朵,“暗粉”、“芙蓉”则特指荷花,这些词汇使用恰到好处,既形容了花的色泽,又传达了一种淡雅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诗人将视线转向室内,将外界的自然景观与室内之物相结合。这里的“云”与“荷花”象征着自由和美丽,而“窗”、“镜”则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了界限与反射。在这两句诗中,作者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的手法,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最后,“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表达了诗人一种放逸自得的情怀。"将心托流水"意味着将自己的心灵寄托于不断流动的水中,而“终日渺无从”则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感慨,似乎在说,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都无法追寻到心之所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内心世界的一种超然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