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天际亘,望近到犹遥。
象渚源琼曲,鸥波影绮摇。
城疑乾闼幻,乐是洞庭调。
屧步披三秀,何殊陟紫霄。
垂虹天际亘,望近到犹遥。
象渚源琼曲,鸥波影绮摇。
城疑乾闼幻,乐是洞庭调。
屧步披三秀,何殊陟紫霄。
这首诗描绘了长虹饮练这一景观,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首句“垂虹天际亘”以“垂虹”为开篇,形象地勾勒出长虹横跨天际的壮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望近到犹遥”则巧妙地表达了观者虽近在咫尺,却仍感其遥远,营造了一种既亲近又神秘的氛围。
“象渚源琼曲,鸥波影绮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长虹倒映在水面上的美丽画面,将长虹比作琼曲,与鸥波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动态和谐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城疑乾闼幻,乐是洞庭调”则从宏观角度出发,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神话或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暗示了此地的超凡脱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畔的音乐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屧步披三秀,何殊陟紫霄”以“屧步”(轻盈的脚步)和“三秀”(三重美景)描绘了诗人漫步于美景之中的轻快与愉悦,同时以“何殊陟紫霄”(与登临紫霄宫相似)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仿佛自己正站在云端之上,俯瞰人间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长虹饮练这一景观的壮美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