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歌宝鼎重咸京,复睹奎文镂泰清。
一画已从行处出,六书仍向阵边呈。
排云五色鸾笺下,垂露千重薤叶生。
玉检何须探往策,联翩今已报瑶琼。
同歌宝鼎重咸京,复睹奎文镂泰清。
一画已从行处出,六书仍向阵边呈。
排云五色鸾笺下,垂露千重薤叶生。
玉检何须探往策,联翩今已报瑶琼。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化的赞美与敬仰,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同歌宝鼎重咸京,复睹奎文镂泰清",开篇即以“宝鼎”、“咸京”、“奎文”、“泰清”等词语,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同时“同歌”二字则表达了共同的赞颂之意。“一画已从行处出,六书仍向阵边呈”,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通过“一画”与“六书”的对比,展现了书法创作的精妙与深邃。“排云五色鸾笺下,垂露千重薤叶生”,描绘了书法作品的色彩斑斓与生动,仿佛云中鸾鸟之笺,露珠垂落于千重薤叶之上,形象地表现了书法作品的高雅与细腻。“玉检何须探往策,联翩今已报瑶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期待,认为无需探寻过去的策略,因为如今的书法艺术已经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与探讨,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对艺术创新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累石成台如蚁垤,对此澄江千丈阔。
春轮旋转疾如飞,隔岸传声无间歇。
风标公子镜中来,为我沙汀凝片雪。
晚晴更是斜阳好,树外残霞红一抹。
平生任运息机心,麋鹿可驯禽可狎。
生憎智巧犯人为,激水翻车真太黠。
君不见海上之鸥胡不下,当时妄念差一发。
又不见汉阴抱瓮用力多,区区反笑桔槔拙。
我今与物既大同,积劫情尘俱泯绝。
天机密契有谁知,强立台名太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