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沧洲客,迟回桂水春。
密云虚碍马,芳草远随人。
野阔啼莺树,山多佩犊民。
戍歌愁听汝,荒服几时新。
放浪沧洲客,迟回桂水春。
密云虚碍马,芳草远随人。
野阔啼莺树,山多佩犊民。
戍歌愁听汝,荒服几时新。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兴安道中》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沧洲放浪,流连于桂水春天的景色。诗中通过“密云”和“芳草”两个意象,展现出道路的迷茫与生机,暗示了行者的孤独与自然的亲近。"野阔啼莺树"进一步渲染了野外的开阔与宁静,而"山多佩犊民"则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最后,"戍歌愁听汝"表达了对边疆戍守之人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期盼,"荒服几时新"则寓含了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开发的深沉思考。整体上,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富有哲理的旅途抒怀之作。
白云故绕青原寺,青竹深藏白鹭洲。
物外未能穷往迹,眼中欣复对诗流。
功名邂逅何嗟晚,岁月侵寻直漫遒。
拟尽崎岖仍窈窕,几时扶策更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