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无气力,房舍不能修。
基颓柱根朽,椽梠脱差抽。
泥涂零落尽,四壁空飕飕。
举头看梁柱,星星见白头。
慧云降法雨,智水沃心流。
家中空豁豁,屋倒亦何忧。
山庄草庵破,余归大宅游。
生生不拣处,随类说无求。
老来无气力,房舍不能修。
基颓柱根朽,椽梠脱差抽。
泥涂零落尽,四壁空飕飕。
举头看梁柱,星星见白头。
慧云降法雨,智水沃心流。
家中空豁豁,屋倒亦何忧。
山庄草庵破,余归大宅游。
生生不拣处,随类说无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面对家园破败的无奈心境。开篇即写“老来无气力,房舍不能修”,直接表达了老人的无力感和对家庭环境无法维护的现实。接着,“基颓柱根朽,椽梠脱差抽”、“泥涂零落尽,四壁空飕飕”等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房屋的破败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举头看梁柱,星星见白头”这两句诗,则是老人在屋内抬头看到天花板之间透露出来的夜空,有星光映照到自己的白发上,这里既有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也有对时间无法挽留的无奈。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悲观的情绪之中,而是通过“慧云降法雨,智水沃心流”这两句,表达了超然物外、寻求精神上的滋润与净化。这里,“慧云”和“智水”象征着智慧和知识的滋养,它们如同清泉一样,可以洗涤尘俗的心灵。
最后,“家中空豁豁,屋倒亦何忧。山庄草庵破,余归大宅游。生生不拣处,随类说无求”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态度。他表示即便家庭所拥有的房屋破败,也没有什么好忧愁的,反而是山中草庵的毁坏,更促使他返回到更为宽敞的精神家园。最后,“生生不拣处,随类说无求”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无所需求的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环境破败的描写,反映了老年人对于生命易逝和物质世界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高远志向。
古人不可见,古人琴可弹。
弹为古曲声,如与古人言。
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横琴置床头,当午曝背眠。
梦见一丈夫,严严古衣冠。
登床取之坐,调作南风弦。
一奏风雨来,再鼓变云烟。
鸟兽尽嘤鸣,草木亦滋蕃。
乃知太古时,未远可追还。
方彼梦中乐,心知口难传。
既觉失其人,起坐涕汍澜。
寒日照穷巷,荆扉晨未开。
惊闻远方信,有客渡江来。
开缄复何喜,宛若见琼瑰。
一尔乖出处,未尝持酒杯。
官闲隐朝市,岁暮惨风埃。
音书日可待,春雁暖应回。
风吹积雪销太行,水暖河桥杨柳芳。
少年初仕即京国,故里几归成鬓霜。
山行马瘦春泥滑,野饭天寒饧粥香。
留连芳物佳节过,束带还来朝未央。
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
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
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
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