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影静沈沈,维舟傍竹林。
乡心寄孤雁,寒信起疏砧。
犬吠人家近,灯明树影侵。
客愁元不寐,夜雨更蛩吟。
潭影静沈沈,维舟傍竹林。
乡心寄孤雁,寒信起疏砧。
犬吠人家近,灯明树影侵。
客愁元不寐,夜雨更蛩吟。
这首宋朝吴公敏所作的《泊舟》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停泊江边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以及内心深处的思绪。
首句“潭影静沈沈”,以潭水的平静映射出内心的宁静,潭影的“沉沈”二字,不仅描绘了水面的深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接着,“维舟傍竹林”一句,将船停靠在竹林旁,竹林的清幽与船的静谧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乡心寄孤雁”一句,诗人借孤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孤雁的形象孤独而遥远,象征着诗人漂泊在外,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紧接着,“寒信起疏砧”描绘了秋夜的寒意,疏疏落落的捣衣声,是游子思乡情绪的又一表现,寒风中传来的声音,更加深了离愁别绪。
“犬吠人家近”一句,远处传来犬吠之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也提醒着诗人身边有人家的存在,但这份温暖并未能完全驱散内心的孤独。“灯明树影侵”则进一步渲染了夜色中的温馨与寂寞,灯火虽明,却无法照亮诗人内心的迷茫。
最后,“客愁元不寐,夜雨更蛩吟”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原因——客居他乡的愁绪。夜雨和蟋蟀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凄美的夜歌,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