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真如梦,秦川恨旧游。
地分山闽越,天阔水沈浮。
鸿鹄难羁绁,蛟龙空负舟!
包胥洵国士,复郢便辞侯。
五载真如梦,秦川恨旧游。
地分山闽越,天阔水沈浮。
鸿鹄难羁绁,蛟龙空负舟!
包胥洵国士,复郢便辞侯。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三过沙关》,表达了诗人历经战乱,对故乡秦川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自己才能未展的感慨。首句“五载真如梦”,五年的时间仿佛一场梦境,暗示了时光飞逝和世事变迁;“秦川恨旧游”则流露出对往昔在秦川(今陕西一带)游历的怀念和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地分山闽越,天阔水沈浮”,描绘了地理环境的辽阔与壮美,同时也暗含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鸿鹄难羁绁,蛟龙空负舟”以鸿鹄和蛟龙自比,表达出志向高远却难以施展抱负的无奈,鸿鹄象征自由飞翔,蛟龙喻指有能力之人,却被束缚或闲置。
最后两句“包胥洵国士,复郢便辞侯”,诗人引用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的故事,申包胥哭秦庭,感动秦国出兵救楚,以此表达自己如包胥般忠心报国,希望能像他那样为国家效力,即使辞去侯位也在所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遗民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壮志未酬之悲。
人之与万物,异名而同体。
贵贱何以殊,知与不知尔。
知之莫如学,学莫如修己。
汝学自有得,愿言惟不已。
不已须自到,不到由中止。
请观为田者,日夜服耒耜。
久之田自熟,其入须倍蓰。
至于耕耘废,稂莠败穈芑。
常时不用力,畬穫终无几。
予与尔知田,肆言聊及此。
遥闻西域使,来献大明宫。
故事三苗比,官仪敌国同。
赐书深慰藉,锡命极优崇。
含垢应王度,怀柔尚古风。
苍生向来急,殊俗此时通。
冠盖长城北,边关绝幕东。
春秋大一统,吏事责三公。
何有长沙客,题诗恸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