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雨催晴,遍园林、一番绿娇红媚。
柳外金衣,花底香须,消得艳阳天气。
障泥步锦寻芳路,称来往、纵横珠翠。
笑携手,旗亭问酒,更酬春思。还记东山乐事。
向歌雪香中,伴春沈醉。
粉袖殢人,彩笔题诗,陶写老来风味。
夜深银烛明如昼,待归去、看承花睡。
梦云散,屏山半熏沈水。
鸠雨催晴,遍园林、一番绿娇红媚。
柳外金衣,花底香须,消得艳阳天气。
障泥步锦寻芳路,称来往、纵横珠翠。
笑携手,旗亭问酒,更酬春思。还记东山乐事。
向歌雪香中,伴春沈醉。
粉袖殢人,彩笔题诗,陶写老来风味。
夜深银烛明如昼,待归去、看承花睡。
梦云散,屏山半熏沈水。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享受和珍视。
"鸠雨催晴,遍园林、一番绿娇红媚" 一句,以轻柔的春雨洗净尘埃后,阳光普照下的园林景色更加鲜明,绿意盎然中夹带着绽放的花朵,生动地展现了初春的生机与美丽。
"柳外金衣,花底香须,消得艳阳天气" 这几句,则更进一步描绘了柳树披上金黄色的新装,花草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将大地上的温暖阳光融入其中,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发、色彩斑斓的画面。
"障泥步锦寻芳路,称来往、纵横珠翠" 这里写出了诗人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徜徉,脚踏着柔软的地面,在花开满径的道路上寻找着春天的踪迹。"称来往"则表达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回味。
接下来的"笑携手,旗亭问酒,更酬春思。还记东山乐事",诗人与友人携手同游,到达一处精致的亭子询问着美酒,以此来增加对春天愉悦心情的沉醉之感,同时也回忆起往日在东山的快乐时光。
"向歌雪香中,伴春沈醉。粉袖殢人,彩笔题诗,陶写老来风味" 这几句中,诗人在歌声与花香中沉浸,感受着春天带来的醉人之美,与此同时,用精美的服饰和装扮,提笔书写,试图捕捉到年华流转中的韵味。
"夜深银烛明如昼,待归去、看承花睡。梦云散,屏山半熏沈水" 最后几句,则描绘了夜色渐浓之时,仍旧保持着白日般的光明,诗人在归途中凝望着沉睡中的鲜花,以及心中的美好愿景随风飘散,与远处屏山半掩在薄雾之中的水面相呼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享受,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传承这种美好的情感。
六街尘外,唤蜡屐问春,春应还待。
娥月迎门,娟枝窥户,吟破一庭苍霭。
簟纹乍移苔点,栏角斜牵萝带。
寄情处,倚新声多幸,莺邻堪买。空怪。
槐苍里,灯晕梦回,早是圆阴改。
客与琴孤,家如舟泛,秋影几丝同载。
试将冻蜂催醒,有约浓花须再。
倦游宴,念双藤旧侣,题襟谁在。
烟丝邃馆。乍约住翠云,回廊遮遍。
做暝弄晴,沾惹离愁愁无限。凄香滞粉闲凝眄。
更谁识、残红幽怨。杜鹃何许,匆匆尽把,艳阳催晚。
空恋。簪花俊赏,泥人处、暗里朱颜偷换。
问取倩魂,那信飞莺吹还转。啼妆枉隔春风面。
剩黛色、眉痕犹见。悄然青子枝头,恨长梦短。
髯乎堪恨,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
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
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
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
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
自写江南肠断句,恨少紫云擪笛。
馀子徒劳,此才不易,鹿角谁当折。
花前清啸,诗魂飞下寒月。
把酒持螯,问今夕、不知何夕。
陡增起、豪情万丈,悬天无壁。
会铸九州成大错,茫茫禹域稀人迹。
看吴宫、一霎又成墟,青燐泣。共和国,方成立。
满蒙事,还增亟。问天公扰扰,几时方毕。
转绿回黄时自有,弩张剑拔终奚益。
笑青梅、煮酒论英雄,谁堪匹。
斜阳一片平芜冷,苔花难寻古瓦。
蚂蚁坟空,鸳鸯淀废,留得当年构架。绣帘谁挂。
只败苇枯荷,吟蛩噤哑。
几棱闲田,龙鸾耕出宝钗也。
霓旌记从万乘,想红妆千队,雕鞍齐跨。
台畔呼鹰,草间射虎,多少青娥姹娅。沧桑事假。
早梦醒铜驼,露盘悲咤。老树犹存,但痒揩病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