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过海上,此日暂踌躇。
未尽尊前酒,还奔使者车。
官人无少暇,贱子敢安居。
一亩芭蕉圃,如今要自锄。
几回过海上,此日暂踌躇。
未尽尊前酒,还奔使者车。
官人无少暇,贱子敢安居。
一亩芭蕉圃,如今要自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作品《江楼陪范长官宴自警一篇戏呈郑主簿》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多次渡海的经历后,在这次宴会上的短暂停留,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感慨。他尚未尽兴饮酒,就被使者催促离开,暗示了官场的紧凑和自身的不得闲暇。诗人进一步自谦为“贱子”,表示不敢贪图安逸,决定亲自耕种一亩芭蕉圃,体现了他的勤勉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警醒和对生活的主动选择。这种态度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反映了他们对于仕途与个人理想的平衡思考。
使君节操冰檗坚,雪映黄堂鹤舞帘。
一瓷虽琐都无爱,信是清白由家传。
乃翁使夷曾却金,朝鲜犹说到于今。
为臣讵肯辱君命,为子何曾改父心。
包公昔不持一砚,谁谓人心随世变。
使君一瓷亦不持,昔日包心今又见。
安得人人如使君,穷檐茅屋皆生春。
清风高节激顽懦,坐令四海风俗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