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枝头啼画眉,日高亭午转丹葵。
东窗剩有扶桑在,南陆多凭若木推。
色比蕣英纷苒苒,花兼榴火总累累。
静中悟得循还理,独抱阳戈不用挥。
日出枝头啼画眉,日高亭午转丹葵。
东窗剩有扶桑在,南陆多凭若木推。
色比蕣英纷苒苒,花兼榴火总累累。
静中悟得循还理,独抱阳戈不用挥。
这首诗以“扶桑花”为题,描绘了扶桑花的美丽与生命力。开篇“日出枝头啼画眉,日高亭午转丹葵”,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日出时分,画眉鸟在枝头鸣叫,而到了中午,丹葵花则在阳光下绽放,展现了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接着,“东窗剩有扶桑在,南陆多凭若木推”,巧妙地将扶桑花与神话中的太阳神树——若木相联系,赋予了扶桑花以神圣与永恒的意味。
“色比蕣英纷苒苒,花兼榴火总累累”,通过对比,赞美了扶桑花色彩的丰富与繁茂,仿佛是太阳的余晖在花瓣上流转,充满了热烈与活力。最后,“静中悟得循还理,独抱阳戈不用挥”,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平和,即使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如同扶桑花在四季更迭中默默生长,不畏风雨。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扶桑花的美丽与坚韧,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万物皆有尽,孤生岂无休。
冉冉即迟暮,脉脉怀殷忧。
星霜忽已易,岁月嗟何遒。
明河耿遥夜,皓魄扬清秋。
吟蝉露下切,落叶烟中稠。
银缸映户外,锦瑟横床头。
美人怅何处,良会知末由。
来晨不可计,去日焉能留。
掩镜释浩叹,临觞激清讴。
遗情以乘化,宇宙从悠悠。
代马不忘北,越禽欣南栖。
游子乍还乡,恍恍意翻迷。
入门见父母,惜我颜黑黧。
长跪进致辞,行李实惨凄。
为言不足忧,吾肠便藿藜。
诸弟出营食,顾见蓬头妻。
弟妇拜且却,小妹娇还啼。
阿长将米归,黑盐手并赍。
喜传豆角熟,不但食黄齑。
堂堂七尺躯,壮齿生久齐。
饥寒上累亲,不如跪乳羝。